阅读记录

第四节 论功行赏[2/2页]

最后一封家书 红粉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那怎么让咱们去奉新,应该让他们去奉新啊?”
      “新兵蛋子哪里会打仗,驻守还行,让他们去前线不如直接送死来得快点。奉新现在离靖安不远,而且离南昌也要稍近一些,西南面到上高只有两百来里,咱们连又是一连二连整合起来的主力,当然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啊。”
      李清和看着安正说出这番话,多少有点吃惊,他读书时间不长,原本大字不识一个,到现在可以分析当前的形势,进步不是一星半点。“可以呀,你这么快就能看清现在的形势,说明你最近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了。”
      “我也是自己瞎捉摸的,可能主要是我比较聪明吧。”安正不好意思的摸摸头。
      “你看说他胖,还喘上了。”
      “哈哈哈哈”
      小孩子总是长得很快,靖安这一个月长得白白胖胖,越来越可爱,两个眼睛滴溜溜地转,看见秀枝逗他,甜甜的笑着。李母这时进来,看见孙子笑的开心,也是合不拢嘴,然后又担忧起来。
      “这大冬天也不知道清和能不能穿暖,被窝厚不厚。”
      “娘,放心吧,部队里都给的,我听刘婶子家的柱子说,他们当兵的都是吃得好,穿得好。”
      秀枝说的刘婶子家的柱子,是村里有名的猎手,枪法很准的,前不久,李母还从他手里买过野山鸡,野鹌鹑,这样的小飞禽。他也是听说军队里发衣服,发棉被,还有工钱领,也想去当兵。但是刘婶子家就他这一个男娃,哪里舍得让他去干这么危险的事情。他跟清和不一样,清和是被抓壮丁抓去的,身不由己。
      李母感叹一声:“哎,吃得好穿得好又能怎样,我虽是个妇道人家,但是出去打仗的事情,娘还是知道的。你不用糊弄我,我心里都清楚。”
      秀枝听婆婆这么说,带着哭腔“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万一清和出个什么事情,咱们这一家子可怎么办,靖安还这么小。”原来大家心里都在害怕,只是不敢拿在明面上来说。与其说不敢,不如说在逃避一种未知的恐惧。
      “不会的不会的,咱家清和是个有福之人,一定会平平安安等到胜利的那一天的。”
      “对!娘你说的对呢!咱不能自己吓自己,清和一定会回来的。”
      渐渐这婆媳俩冷静下来,又恢复了往常的神情,各干各的事情,一句不提刚才的事情。
      这李老头在县里当账房先生,一个多月了,时刻挂念着家里的小孙子。好不容易入冬了,又年底了反而这粮店更忙了。徐掌柜看李老头兢兢业业,能吃苦,查账也仔细,知道他家里都是女人和孩子,便给他多放了两天假,让他回家去看看。
      李老头也是个知好歹的,跟掌柜的千恩万谢,下了工早早就收拾好包裹,吃过饭就歇下了,准备明天一早就回家。
      结果第二日天还没亮,李老头就去县里的集市,等着回家的小驴车。

第四节 论功行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