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五十一回 一则小故事 给我大启发[2/2页]

狱记重生 马木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认为干部快收卷子了。更是紧张忙乱,本来就没背熟的《规范》就更不会了。”听魏志强这么一说,我觉得自己确实过于显摆自己了。他十分感慨;“林峰,又不是我们那根筋冲动,像我们这样的文化人有几个来坐监的。那些犯人你看着他们各个怀有绝技,但学文断字是他们最薄弱的。所以你这一走,有多少能考及格的人恐怕都不及格了。”
      魏志强说的在理,但我已经回来了,就出不去了。我在阅览室书柜上面轻车熟路的拿下省监狱报,也顾不上理他,拿出他给我的用订书机钉在一起的白纸上,抄起文章。现在留监了,心里的压力小了。唯一的就是为以后改造奠定基础。这就是要不断地、重复的抄写报纸上的雷同于《母亲》、《父亲》、《哥哥》、《姐姐》、《弟弟》的散文类文章。一遍一遍从不间断的抄。人常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我只有这样才能知道第一我是一个犯人,第二知道犯人怎样写犯人的故事,这就是改造前的热身,做好起跑前的最后准备工作。虽然改造的征途上有数不清的难于预料,又有数不清的沟壑纵横,我也必须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爬行。这是人在底层的一种求生欲望,一种本能不能再本能的求生欲望。就像小时爷爷给我讲的这样一则故事:一位乡下农夫有一头老驴子。一天,老驴子不小心跌进了一个枯井中。农夫听到驴的哀鸣,目堵它的困境,想了很久之后,断定救不了它,但又不忍心看它痛苦而死。于是,农夫决定往坑里填土,把老驴闷死。以便使它早些脱离苦海。当农夫开始往枯井里填土时,驴子被吓疯了,发出凄惨的嘶叫。但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时,老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了下来。后来老汉惊奇地发现,当每一铲土打到老驴子背止时,它就用力抖掉,然后踏着土块,往上走一步,老驴子这样不停地抖一下,爬上来一步。不管土块打在背上有多疼痛,但这头老驴子就是不让自己放弃。不知过了多久。老驴子终于安全地回到地上,原来会埋藏它的泥土,最终却拯救了它!
      我这样想,现在我就是身处枯井中的那头驴,求救的哀鸣也许换来的只是埋葬你的一铲又一铲的泥土。但驴子教会了我,走出绝境的秘诀便是拼命抖落打在背上的埋向死亡的泥土,那些泥土便可成为自救的台阶。无论绝望与死亡如何惊天动地,走山枯井原来就这么简单。我走出监狱四面高墙,就要学这头驴的境界,拿起笔杆子,握牢它,它就是打在我背上让我求生的一铲又一铲泥土。
      真没想到爷爷给我小时后讲的故事,居然在禁锢在四面墙里给了我受用不起的启迪和领悟。
      我一面认真地在白纸上抄写着监狱报上对我有所帮助的所有文章,一面以后改造将要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一二一,一二一;立定,向右转,向左看齐;立正,解散!”我听到监院里的逯顶管教的喊队声,知道《规范》考试结速。
      接着是杂乱的脚步声,大家有的考得好的,走路的声音都是急暴促轻快的;考的不好的走路都是沉重疲沓的,听声音就能找到他们考的好不好答案。
      不一会。“开——饭——了!”的声音响起我把笔放下,小白纸本本没有合住,只是整齐地放在那里,一会打上饭过来,吃着饭再温习几遍,争取记牢。这样就能把别人的一些好的句子和写这些散文的思路记在心里,印在脑里,然后变成自己的语言倾吐在纸上。

五十一回 一则小故事 给我大启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