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二七章 分赴战场[1/2页]

浴血正少年 江中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战马疾驰而来停在老杨的面前,跳下来一个战士。
      “报告,纵队司令的信。”
      老杨接过一看,上面有四项内容,一是解放县城后让老杨帮助设立新政府;二是带领熟悉益阳、沅江、南县周边情况的卢钢他们,还有耿子堂,前往协助那里的自卫队、游击队配合盟军消灭驻扎在益阳以及周边地区的日伪军;三是命令卢苇前往纵队报到,有重要任务安排;四是完成任务后速归队。
      老杨看完沉默了一阵,欲找卢钢告诉他这件事时,他们早去了树林耿子堂那里。他赶到林子里,正看到卢钢和小林他们抬着耿子堂和牺牲的战士出了林子沿着江边走着,卢苇泪痕满脸地跟在后面哭着耿子堂。
      老杨没说话,默默地走在后面,很快他们来到了放置着老者、天昊和胖子与矮子尸体的山边草丛旁,小麦正在指挥着战士们将死者抬上了要往外村走去,这时,老杨走了过来,叫着小麦。
      小麦跑过去问老杨啥事?
      老杨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正忙的卢钢他们,紧了一下眉:“不说了,先把这里的事情处理好再说。”
      老杨不想说,是因为今天虽然解放了县城,全部消灭了鬼子,但今天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死了不少的战士,牺牲了他和卢钢亲密的战友耿子堂,还有一些平民百姓,这个时候说这事只怕也不会让他们快乐起来。
      “四爷,四爷,慢点走。”就在老杨刚说完,后面传来了一阵喊声,老杨转过头,见一人跑了过来:“四爷,这是我的心意,人有三魂七魄,人死了,魂不散,不安宁,魄还在,总也得热闹热闹,让这些为打日本鬼子的英雄们安心地去吧。”
      老杨见他的手中拿着几挂鞭炮,他身边的伙计一个拿着一沓钱纸,一个拿着幡,在看着自己,老杨拒绝了。
      那人哪里肯答应:“四爷。”
      老杨拦了他,说:“别叫四爷了,我们是新四军。”
      “没错啊,我们这里都是这样叫你们的啊。四爷,你们为我们打跑了鬼子,这点心意算不了什么。你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老杨心里一阵感动,好意不可拒,他说道谢谢叫小麦收了。
      与鞭炮老板谢别后,老杨赶上卢钢队伍。当他们来到离外村不远的的时候,看到前面已站满了人。
      原来,在卢钢和老杨带着新四军追打竹下的时候,城里有些人,他们已自发地来到了外村附近挖了些坑,就等着他们抬着遗体过来。
      老杨心里默默地念道:“多好的人民啊。”
      卢钢和小林他们也看到了这个场面,心生感动,眼眶潮湿,喉结在下巴下翻动,他们的心情沉重,抬着遗体迈着坚实的步子慢慢地向前走去。
      就在他们将所有的遗体下葬的时候,突然一阵锣鼓喧天,唢呐震耳。所有人往声音发出的方向望去,一支乐队正朝这边走来。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啊。”老杨不知是对身边的卢钢说还是在自我感叹。卢钢也好象是在自言自语:“师父,耿大哥,天昊,我的战友们,这么多人都在送你们,你们就放心地去吧。”说完闭上了眼,只见二行清泪从他眼角里涌出。
      在隆重地操办这些事情后,老杨命令所有的人不得进入县城内,都在外村待命,休整二天。
      不过这二天,卢钢连老杨的影子也没有看到过,还有小麦和那个来送信的战士,战马也不见了。他也没有心思去问,想着杨老师他们也许有事去忙了,不需要自己。这二天就和小林、卢苇有事没事地坐在了耿子堂的坟前。
      三人各怀心思,卢钢想着与耿子堂一起的岁月,小林想着在家乡时去他阵地的情形,想着卢苇对耿子堂的爱,内心中充满了不可言状的情愫,他不知道如何安慰卢苇?而卢苇她的心依然还在悲痛之中,她的心给了耿子堂,想着今后要把自己的一生给他的时候,她的爱人却丢下她不管了,生死一瞬间,卢苇的心在滴血,何尝不悲痛不伤情呢?
      直到第三天早上时,老杨骑着马回来了。
      原来他是去了县城,按上级指示,在县城组建临时政府,本想叫上卢钢,但看着卢钢他们情绪还不太稳定,便带上小麦和送信的战士到了城里。
   &n

第一二七章 分赴战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