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哈哈哈……”熊震辉被这位少年不甘心的模样逗得发笑,他行至盛达与君风轻的身旁,解释道,“近些年我有些力不从心了,不像从前似的,几天几夜不合眼都不犯困,最近好像是年轻时候不注意身体,反报应在这一年了。”
      君风轻敛下神色。
      丹药,给师傅送些。
      “你们盛达师兄可是我亲手教出来的弟子,你们有这么不放心吗?”
      熊震辉颇为惋叹地摇头,“对我教出来的弟子都不放心满意,你们若成为我的弟子,你们能对自己满意吗?别人能对你们满意吗?”
      似乎是被熊震辉给说动,那少年起身,“大师,您会……会对徒孙点拨一二吗?”
      没等熊震辉开口,盛达脾气恼火地瞪了他一眼,“我有这么差劲吗,你看看我修的,你看看,你能吗?”
      盛达拍了拍那口巨鼎,药鼎外部的鸟兽图纹似乎有些变形,少年脸色抽搐,“不,不能。”
      “可是我和你看起来年纪差不多大,你要当我师傅,我多丢人啊……”
      君风轻看了他一眼,朗声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说到这,她余光见到众人都在看着自己,她面色装出颇为悲痛,继续背道——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想当年高考时候,她背的可费劲了,就为了那两分,没想到今时今日居然派上用场了。
      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文言文之类还需要靠着翻译来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对于古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书面语言,理解起来一点也不困难,根本不需要多余的解释。
      韩愈的《师说》写得太好了,永远的神!
      那少年是被触动到了,开始流露出自责的情绪,“是,是啊,这样简单的道理,我怎么,我怎么给忘了……”
      这些年的圣贤书明明也一直在读,怎么好像,跟没读过一样,死要面子,忘却了圣贤一道,忘却了学习之道?
      “风轻……”白绾绾从唇齿之间,呢喃出这个名字,眼中光彩流转,满眼都是那个出口成章的蓝衣少年。
      “好文采!”熊震辉大喜过望。
      “不是我写的,是我背诵的韩愈老师的文章,先生仙逝多年,但他的思想一直潜移默化影响着我。”
      君风轻摸摸鼻子“我,我还没背完呢……”
      迎着许多人满含期待的眼神,君风轻来了劲头,一直往后背诵。
      背到那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之时,那位少年脸色羞红。
      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其他学生都低声偷笑,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之后倒也有另一少年起身,“我想成为盛

第91章 师说,yyds[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