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锴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太平洋舰队对新型补给舰的需求。
目前,东煌海军的补给舰艇分为如下几种:弹药补给舰、后勤补给舰、杂货补给舰和舰队油船。种类繁杂,导致每艘舰艇为了补全所有物资不得不和以上不同种补给舰艇多次对接,大大延长了总体的补给时间,增加了不必要的安全风险。而且这些舰艇普遍航速不高、难以配合作战舰艇的战术要求和机动航速。
而未来对白鹰的作战,太平洋舰队将跨越万里,老式的舰队补给体系显然已经不足以支持这种级别的作战了,这次海军通过上次与铁血国的技术合作一揽子合作协议获取了“蒂斯马森”级舰队油轮的设计图,李明锴借机抛出了新的快速战斗支援舰的概念。
“当然,7933吨燃料,972吨弹药,790吨备件供应和100吨其他物资的装载量明显是不足以满足我们航母编队的补给需求的,22节的航速也稍微慢了点,不过我想我们可以在他的基础上开发新型的补给舰。”李明锴作出了结案陈词。
“嗯,有道理。”萨鼎铭点点头,“那么,袁主任,会后你和明锴再确认一下需求,下周提交初步设计草案,没问题吧。”
“是的,没问题。”袁骥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时间后,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一周后,海军转备办按时提交了新型补给舰草案,提交上来的草案有两种设计。
一种是李明锴在会上所说的大型快速战斗支援舰,设计标准排水量19000吨,满载排水量51000吨。计划采用“皇帝”级航母的同款动力系统,4台锅炉、2台蒸汽机所提供的100000马力澎湃动力,使其双轴推进拥有补给舰艇中26节的史上最快航速,而航速为17节时续航力为10000海里。
本级舰设计可运载18000吨燃油、2000吨弹药、500吨干货和250吨冷冻补给品。舰上共设多个干货补给站和燃油接受站以及多部大型起重机。
除装载能力惊人外,设计中,战时该级舰还可从来回穿梭的舰船上接收燃油、弹药和补给品,然后再将这些物资重新分配给航母战斗群中的作战舰艇,通过减少停靠码头的时间来增强舰艇的持续战斗能力。
而另外一种则是一个稍小的设计,标准排水量13000吨,满载排水量40000吨,载重超过26000吨。单从外观上来说,这级舰和前面的设计差不多,同样在舰体中部设置了液货补给门架,远远看仿佛就是前者的缩小版。同时该舰的主机总功率只有32000匹马力,航速只有20节。
但是由于这个设计的船型更加丰满,使其能够以更小的船体装载大量的物资。虽说吨位有所缩小,但这个设计仍可以搭载16000吨燃油,600吨弹药,200吨各种干货物资,以及100吨冷冻食品。舰体中部同样设置了多座座液货、干货补给站,其补给效率基本与前级舰相当。
一个更大更快也更贵,一个稍小稍慢但是性价比更高,袁骥把一个选择题摆在了李明锴的面前。
不过作为一个三十岁的男人,李明锴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成年人应有的决定:“我全都要!”
海军部最终决定两种方案全部采纳,以并行方式同时开展设计和建造工作。其中较大的一种按照李明锴建议命名为快速战斗支援舰。而且较小的那种而被定名为综合补给舰。
第132章 我全都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