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讲道。
比唐白迟了二十年。
唐白讲道,给人族听就行。
鸿钧不一样。
他要讲给洪荒万族听,凡是过来的,都有机会听。
这一次,没有时间河,也没有混沌幻境。
只要到达紫霄宫,皆可听道,而无蒲团之争,也没有争先后的暗斗。
由于女娲没来。
最先到达此间的,便是祖巫帝江和后土。
昔日唐白所言,让巫族燃起了无尽希望。
没有元神,不够完整,依旧是有可能证道成圣的。
祖巫帝江和后土,便是想提前来,听一听鸿钧道祖的讲道内容,寻求解决之法。
后土心里隐隐有一丝明悟。
却是唐白的一次提点。
江河中的水,并不是一去不复返。
汇入大海之后,还是会蒸腾出来,然后飘到陆地上,转化为雨落下,汇入河流之中。
循环往复。
才是完善。
而证道成圣,本就有完善洪荒获得大量先天功德祥云,借助祥云成圣的法门。
后土经常思索,该如何让洪荒的生命完成轮回,至今尚未找到具体的方法。
第二批到达紫霄宫的,便是妖族天庭的建立者帝俊和东皇太一。
如何成圣?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太久。
尤其是娲皇宫实力越来越强,众多大妖很多先加入了天庭,发现天庭的前途有限,便又决定离开妖族天庭,转而投靠娲皇宫。
一来二去。
让帝俊和东皇太一都很是苦恼。
想改变这种情况,唯有成圣。
证道成功,才能让其他妖族看到,选择妖族天庭,并不比娲皇宫差,一样是非常有前途的。
随后到达的,却是三清。
太上老君走在前方。
元始天尊紧跟其后。
通天走在最后方,距离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皆有些距离。
三人之间,已经产生了一些隔阂。
便是在于顺应天道和顺应心意之间的矛盾。
太上老君想要顺应天道,无为而治;元始天尊想要有所作为,铲除不利于天道运行之人;通天却是要遵照个人心意而动。
大家观念不一。
若是谁也不管谁,倒也相安无事。
问题是,每个人都想证道成圣,顺应天道和顺应心意,自然也就出现对抗。
只不过通天的修为今非昔比。
得了唐白赠予的诛仙剑阵,那改造后的剑阵,使得他完全有信心以一敌二不落下风。
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也不好与通天撕破脸。
隔阂出现了,矛盾裂痕出现了。
早晚有一天,三人会形同陌路,甚至彼此针锋相对。
三清之后,来得却是准提和接引二人。
准提的眼睛和嘴巴没了。
他手里常年持一根拐杖。
以他的元神感知能力,自然能判定位置,但手里拿一根拐杖,却是为了提醒自己。
有些话,不能乱说。
乱说了,是会出事的。
事实证明,准提经过上一次的打击之后,倒也是痛定思痛,日日磨练内心。
久而久之,已然触及到准圣后期巅峰的门槛。
没有鸿蒙紫气。
意味着不能证道成圣。
没关系。
准提可以接受这种后果,但是他一定要变强,一定要无限的接近圣人修为。
等待时机。
伺机而动。
洪荒虽然有大势,却也有机缘。
不仅有机缘,还有遁去的一。
而要抓住机缘,抓住那遁去的一,就得时刻准备着。
准提出现之后,却是一言不发,静静的站在紫霄宫内。
接近站在准提身边,二人都不开口,只听道。
后续。
各路洪荒大佬纷纷赶来。
红云。
鲲鹏。
蚊道人。
冥河。
……
这些人中,有一部分
第32章 斩尸证道之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