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九十一章 以战振国[2/2页]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王爷戴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姜摇了摇头,道:“本侯与李斯有什么好说的,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若非顾忌赵国颜面,本侯绝不会让此人离开邯郸!”
      卫庄深深看了姜一眼,而后不在多说。
      韩非的死,自然会促进赵韩之盟,而李斯出使赵国回来后,立刻劝说嬴政灭韩,这不得不让卫庄怀疑姜。
      姜轻笑一声,道:“卫庄兄,你可知在李斯回国之前,本侯让他看了什么?”
      卫庄眉头一皱,道:“军演?”
      姜点点头,笑道:“正是!本侯麾下大军,与吾师李牧麾下胡服骑射,乃是天下强军。如今我赵国又有了韩国劲弩,胡服骑射战力更强。”
      “李斯看过我赵**容之后,他自然就会知道,秦国若在函谷关外没有立足之地,想要灭赵可谓难如登天。”
      秦**队的战力如何暂且不谈,但后勤补给呢?
      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援,秦国根本无法与赵国打持久战。
      更有甚者,在历史上,秦国若非以离间计谋害李牧,赵国未必会灭于秦国之手。
      王翦虽强,但李牧若只守不攻,又是在本土作战,有足够的后勤补给,王翦若想灭赵,至少需要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时间。
      可等到数年之后,秦国还有余力进攻其他国家了吗?
      李牧不死,赵国不忘。
      利用反间计除掉李牧,此乃王翦之计。
      【】王翦乃骄傲之人,若是他有把握在战场上打败李牧,他也无需使用离间计了。
      秦灭赵一战,王翦与李牧僵持一年有余,李牧本土作战,占据地利优势,王翦拿他毫无办法。
      听完姜之言,卫庄脸色阴冷。
      姜虽然什么都没说,可姜却做了。
      李斯进献灭韩之言,姜在其中绝对起了重要作用。
      不过与此同时,卫庄心中也不自觉的想到了赵国的军容。
      只凭一场军演,只凭李斯回国后的一番描述,嬴政就立刻决定在赵韩之间首先灭韩。
      赵国之军又是何等的强盛?
      即便卫庄多年练剑,心境早已如同止水,可此刻依然有些热血沸腾。
      早晚有一天,卫庄也要让韩国之军强盛到如此地步。
      只凭一场军演,就震慑一方强国不敢侵犯。
      五日后,姜再次来到新郑,
      和邯郸一样,韩国王城新郑同样是一片歌舞升平,朝中重臣依然醉生梦死,享受着权利带来的快乐。
      能入朝为官者,又有几人是愚笨之人?
      韩国如今之局面,看透者绝非张良、卫庄、张开地等寥寥数人。
      只是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视而不见罢了。
      既然反抗不了,那就去享受。
      即便韩国灭了,灭的也只是韩国王室。
      韩国的大臣只要投降,哪怕无法保证现在的权势与地位,但至少也还能做个富家翁,享受人生。
      降秦后,即便韩国之臣无法进入秦国的权利中心。
      可秦国若要治理韩国的土地,也免不了他们这些人相助。
      如今的东方六国,不过是自家各扫门前雪罢了。
      但也正因如此,接下来赵韩两国与秦国之战便显得极为重要了。
      此战只有大胜,才能让国内大臣与百姓重新振作起来。

第三百九十一章 以战振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