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八十四章 忘恩负义[1/2页]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王爷戴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世上最难偿还的债是人情债,最难回报的情义是亲友长辈的期待。
      姜欠李牧天大的恩情,也难以回报李牧对自己的期待。
      姜不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门杀兄嗜弟,逼迫李渊退位时究竟怎样的一种心情。
      或许也是极其复杂吧!
      天道至公,在得到某一样东西的同时,就一定会失去另一样东西。
      佛说世间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
      姜以前不信,但现在信了。
      姜的心里年纪其实不算年轻了,但姜从一介小市民,徒然间转变为手握大权的将军时,心中难免会有一种‘龙傲天的想法。
      就好像暴发户,一夜之间从一介平民变成亿万富豪,在感觉不真实的同时,内心必然会变得膨胀。
      以前的姜认为,只要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就可以改变一切,甚至可以守护一切。
      可随着心境的转变,当姜感觉一切都变的真实,在权利之路上越行越远的时候,却发现有些事情,并非人力可以改变。
      姜所行的路,是与李牧的理想相悖的。
      姜无法报答李牧对自己的恩情,也无法回复李牧对自己的期待。
      这一生,姜注定了要对不起李牧。
      姜不敢与李世民相提并论,但此刻的姜,却稍微理解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的内心处境。
      煎熬吗?
      或许有一点!
      但更多的,却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畅快淋漓。
      这是所有王者的共同点。
      李世民、曹操,从本质上讲,他们其实是同一种人。
      只不过前者隐藏的很深,而后者却不愿因隐藏自己。
      这一生,姜注定要辜负李牧对自己的期望了,有些压力,有些惆怅,还有些难过。
      但也仅此而已罢了。
      秦朝以前,君王自称孤家寡人,其实并非没有道理。
      在登顶至高的这条路上,必须要背叛一些人,辜负一些人,没有人可以和君王同行。
      所以……与其说阻碍了姜前进的是李牧的恩情,到不如说若阻碍了姜的是名声,是天下人对姜的看法。
      姜目光淡然,也没否定春平君的话,而是直言问道:“春平君有办法?”
      春平君眼中喜色一闪,道:“看来老夫与姜侯可以达成一致了。”
      说实话,春平君是支持姜划地称王,拥兵自立的。
      只要姜不在赵国的领土上划地称王,那跟他春平君又有什么关系呢?
      姜攻打其他国家,或许春平君还能从中捡点便宜。
      而且春平君也未必愿意让姜留在赵国。
      若日后两人的计划成功,姜辅助春平君登上赵王之位,那么春平君要如何对待姜这位有功之臣呢?
      所以与其让姜在赵国为臣,不如将姜扔到其他国家的领土上,称王也好,身死也罢,和他春平君可没有半点关系。
      见姜只是喝茶不说话,春平君轻笑道:“你我在赵国都有阻碍,老夫帮姜侯铲除绊脚石,事后姜侯再助老夫铲除绊脚石。事成之后,姜侯依旧可以代县为根基,侵夺四方土地。”
  

第三百八十四章 忘恩负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