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一十二章 转守为攻的意义[2/2页]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王爷戴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赵韩两国成了抗秦主力,在前面挡住了秦国的入侵,各国都能得到喘息之机。
      他们付出点利益,便能让赵韩两国继续挡住秦国东出之路,这点账谁都会算,也算的明白。
      当然,即便是要好处,也要找一个善辩之人作为使者,以‘口才说动周边国家。
      利益虽然都能看到,可韩国军力不强,所以韩宇才缺乏信心。
      姜?虽然信誓旦旦,可若赵国有楚国的实力,韩宇都不会有所犹豫。
      赵国这两年虽然屡战屡胜,国内发展极快,可与秦国相比,实力仍差一大截。
      姜?继续道:“四公子所顾虑之处,无非便是战败之后的种种。可四公子不妨细想,秦若东出,在赵、魏、韩三国之中,会先攻哪国?韩国已经没有时间了。
      三年后与秦国之战,对?来说,只为军功,可对韩国来说,却是赌上国运的一战。
      四公子也并非看不清局势之人,应该能明白?此言之意吧!”
      韩宇面色凝重,沉默不言。
      如今韩国百官为何如此碌碌不堪?
      便是姬无夜这般号称‘韩国百年最强之将的大将军,也与秦国罗网暗中勾结?
      东方六国之中,哪国没有高官被秦国收买?
      为何?
      还不是因为秦国势大,各方都想为自己谋求一条后路罢了。
      就拿郭开、姬无夜二人来说,秦国送的那点利益,真就能比得上一国的上卿之位,比得上一国大将军之位吗?
      能走到这一步的人,谁不是身家百万?
      但因为收买他们的钱是秦国送的,这意义便大不一样了。
      送你钱,那是抬举你。你不收,等日后秦军入境,别说官位不保,便是性命也保不住。
      韩国想要求存,想要变强,就必须要向国内百官证明,韩国有挡住秦国的实力。
      就拿姜?与郭开之间的关系来说,只要姜?挡住了秦国,又给郭开送好处,郭开与姜?才能真正的‘将相和。
      如今韩国灭国在即,国内百官谁不是忙着谋求后路,忙着捞好处。
      张开地虽无大才,但却是一心为韩,此人虽算不上名相,但也算是忠臣了。
      韩宇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也有些沙哑:“若姜侯有把握转守为攻,宇必定全力相助。”
      姜?自信一笑,道:“还请四公子拭目以待。”
      转守为攻的意义便在于,让东方六国看到秦国其实也不过如此罢了。
      防守,意味着处于弱势。而进攻,才是强者之道。
      只有战胜秦国,各方才能有一个喘息之机。
      姜?表面上带着自信,但心中却是暗自算计。
      这一战对于姜?的另一个意义便是,让嬴政对自己‘以权臣之位强国的思想深信不疑。
      如今李牧为赵迁之师的消息已经不是秘密了,三年后秦赵之战结束,姜?会调往代县镇守,也能证明姜?不贪权位,一心只为强国。
      先让李牧教导赵迁,等李牧老后,姜?会接替李牧的大将军之位,届时既可讨伐周边各国,亦可以权臣之势压制赵王,让赵王在逆境之中成长为一代英王。
      但要卖好这个人设,还需要多方算计才行。
      ()

第三百一十二章 转守为攻的意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