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七章 车马[1/2页]

红楼之庶子贾环 轻吐月光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安往应天,其间路途有千里之遥。
      林道儒一行,并不走水路,而是雇了两辆车马,走官道出行。
      应天,其实就是南京,为贾家祖籍所在故里。
      贾家煌煌大族,二十房后人,近千余人。
      除却了长安的八房,余下的都留在应天。
      漫漫黄沙飞扬,马车即便是悠悠走着,还是在车后留下了一道黄烟。
      林道儒同贾环同坐一车,林霭则在前面那辆马车上,打前开道。
      马车晃晃悠悠地跑着,林道儒微微溘着眼帘养神。
      贾环读不进书,望着窗外出神。
      他是知道南京的,书中曾屡次提到这个地方,史书里也多有此处的记载。
      应天,是为一府之地,曾是前朝很长一段时间的都城。后来前朝皇帝迁都至顺天,顺天才变成了人们眼里熟悉的都城。
      大梁开国皇帝,戎马一生,从游牧民族的手里夺回了顺天,定都顺天,自此顺天成为了大梁王朝的神都。
      书中宝玉与琪官的暧昧情愫事发,忠顺亲王府上的人找上了贾政,宝玉挨了政老爹好生一顿打,去了半条命。
      贾母闻言赶来,动怒挤兑贾政。”如此,我便带着我的宝玉,回南京去。”
      此处所言,其实就是应天的贾家祖宅。
      人的一生,短暂而渺小,到了暮年,总要叮嘱后辈,将自己送回故乡安葬,是为落叶归根,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贾家里的贾瑞,秦可卿,乃至贾母,都是在死后,灵柩在铁槛寺停灵存放,等待着发送回应天,在祖籍入土。
      后世人常对林黛玉香消玉殒之后,究竟有没有送回南京,是否在贾家的祖坟安葬各执其词。
      不过想来只是个不相干的外孙女,哪里会有资格入贾家祖坟呢。
      林道儒见贾环一副心神失守的模样,咳嗽了两声。
      “环儿,再读一遍神童诗与我听听罢。”
      贾环微微抬目,望着自己这个师傅一眼,恭声应道。
      “是,师傅。”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贾环低声背诵着这首出自宋朝汪洙的神童诗,其声淡泊,其音轻柔中带着一份厚重,听的林道儒微微点头,舒缓疲倦的心神。
      念着念着,一遍念罢了,贾环不由又眼神迷离,心思放空到九霄云外。
      林道儒低头看见贾环面上的神色,不由脸上掠出一丝忧虑,盯着贾环看了一会,开口打断道。
      “环儿,你说这神童诗,到底说了些什么呢。对你这样的孩童,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呢。”
      贾环眼神微变,从虚无中抽回心神,不解林道儒其意,微微抬头,用疑惑的目光望着面前的林道儒。
      林道儒微微咳嗽两声,温声道。
      “为师的意思是,天下万千读书人,读书开蒙,都要从这神童诗开始,读过千遍,背过百遍,究竟读出了什么呢。”
      贾环沉默片刻,好听的声音淡淡道来。
     &n

第六十七章 车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