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温瑜一直没收到邵文烨的回信,猜测他应该是去出任务了。
      心知催也没用,只能等。
      期间,领了两次稿费,第一个月赚了一百块钱,第二个月更多,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块了。
      这年头鸡蛋不过几分钱一个,可想而知这是多大的一笔巨款。
      乡下人家辛辛苦苦一辈子,都不一定拿得出这么多钱。
      温父都震惊了,“翻译外文这么挣钱?”
      温瑜没有沾沾自喜,谦虚道:“现在能赚钱,以后说不准。”
      如果恢复高考,很多人都会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到时候懂外文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会越来越大,翻译这碗饭就没那么容易吃了。
      这个道理不用温瑜说,温父也明白,“只要自身强大,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被淘汰。”
      “我也这么觉得,所以目前不打算增加工作量,多学多看,积累经验。”
      “是该如此,跑太快没有好处,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稳扎稳打,稳中求进才是上上策。”
      当父母的都希望儿女有出息,温瑜能有这么大的作为,温父很是欣慰。
      毕竟经济独立,人格才能独立,妇女能顶半边天,从来不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
      别说温父,就是温瑜本人也对这份工作满意至极。
      一个月赚一百多,已经超过了无数双职工家庭,在这年头,一个正式工人就可以养活一家人,翻译的工作算是顶顶好的了。
      而且还不用出门上班,以后照顾父亲和孩子也方便。
      既能兼顾家庭,还能不耽误赚钱,这样的工作打着灯笼都很难找到。
      知识改变命运,在温瑜身上成功地应验了。
      拿了稿费,温瑜没当守财奴,给自己和父亲一人买了身衣服,等天气热了可以穿。
      至于孩子的衣服,现在准备还有些早,温瑜打算把布票都攒着,等孩子出生前买几块细棉布,请裁缝做几身小衣服。
      布票难得,不过邵文烨的补贴每个月都会寄来,用在孩子身上合情合理。
      温父平日里是很节俭的,但闺女买的衣服他没拒绝,毕竟这是孩子的一片

第136章 改变策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