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26、苏轼所见所闻[2/2页]

皇宋无敌 醉饮春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青叶地块,他对着苏由道:“真是没有想到,青山脚下还有着这么一处田园风光,真是令人好生艳羡。”
      苏由道:“少爷,以后这青州城不是你说了算吗?你若是想看,咱们就天天来。”
      苏轼听完不由一笑,自己是来青州做官治理地方的,而不是来享受的。
      真若是这般做了,恐怕会惹人耻笑。
      “好,那以后少爷我就派你天天来守着、看着,如何?”苏轼道。
      “啊?”
      苏由大吃一惊,可不行,“少爷,苏由还要伺候你呢。”
      “少爷我用不着伺候。”
      “可是,老爷会责罚苏由的。”
      …………
      徐水若看着夫君应彦羡写给自己的信,心中喜悦,信中并未多说什么,只是道夫君应彦羡已经到了汴梁,平安无事,让自己照顾好自己。
      都是一些家常话,徐水若却是读的津津有味。
      老管家应忠端着茶碗过来,递给少夫人。
      “少夫人,少爷都说啥了?”老管家应忠问道。
      徐水若不介意应忠的问话,说道:“少爷说他一切都好,正在汴梁听差,让我们好好操持家中。”
      应忠抚须,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少爷,凡事都顾家。
      徐水若这才想起刚才那名读书人,问道:“忠伯,那读书人走了?”
      应忠点头,说:“喝了碗茶水,就离去了。”
      徐水若嗯了一声,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每日,都会有人路过的。
      …………
      苏轼带着苏由又走了多半日时间,从日出走到日暮。
      苏由走的腿脚酸痛,对着苏轼喊道:“少爷,差不多了吧?”
      青州地界广着呢,靠他们的两只脚,哪里会走的过来。
      苏轼看了看天色,说:“差不多了,明日一早回返青州城。”
      现在,苏轼他已经对青州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包括民生。
      这般一来,他治理起来也就可以对症下药,而不是道听途说施政。
      事半功倍。
      苏由大喜,终于可以好好歇息一番了。
      这时候,苏轼却听得前方不远处围绕着一群人,不知在做些什么。
      当苏轼拨开人群的时候,发现是因为水沟灌溉的问题发生了分歧,中间有着一小吏在调节此事。
      “魏家庄和吴钩村的,我告诉你们,这条水沟的水足够你们灌溉浇地的了,若再闹事,不散开,那么,这水沟的水可就便宜了夏家村。”
      被刨开的水沟里面的水正哗啦啦流淌着远去,想必便是流向了这小吏所说的夏家村。
      很快,人群被这小吏劝解开散去。
      苏轼拉过小吏问道:“敢问官老爷姓名?”
      这小吏笑着摇头,说:“咱可不敢称官老爷,就是一个跑腿的苦力罢了,书生,你来此作甚?”
      苏轼道自己正在游学,途经此地。
      小吏回道:“天快黑了,赶紧找地住下,如果找不到地方住,就去夏家村找咱,咱叫夏武吉。”
      苏轼看着这小吏背负双手离去。
      夏家村???

226、苏轼所见所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