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御将之术[2/2页]

蜀山悬剑录 大明终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缙道:“白复对李晟的拔擢看似一手臭棋,但事实上,但凡雄才大略之主,都会在自己的麾下,安排李晟这种角色的存在。
      白复在平叛成功之前就能想通这个道理,见识相当不凡。”
      见王?颇为不解,王缙解释道:“?儿,你没带过兵,不知为将之心。
      若为父所料无误,白复麾下的将领已经出现不服管束的苗头。再不干预,将来必将是骄兵悍将,以下犯上的结果。
      当下的大唐节度使,很多都是在安史之乱中快速拔擢的。即使能够立下赫赫战功,但也未必真正懂得带兵打仗。因为,他们没有几个人系统学过兵法,更难有机缘得到过兵法大师的指点。
      所以,虽然同为节度使,但很少有人真正懂得御将之术。
      这些节度使对麾下将士,要么一味责罚;要么,只知恩赏、不敢责罚。
      赏罚无术,必然会导致将士骄横之气滋长。若为父所料无误,数年之内,诸道军队中,必有兵变,必有节度使被麾下将士所杀。”
      王?点点头,追问道:“父亲,白复麾下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白复在将士心目中威望甚高。若他见苗头不对,从严约束,是否可行?”
      王缙道:“若简单粗暴地从严约束将领,会让朝夕和睦相处的将领觉得白复翻脸无情,不认兄弟、不近人情。
      一旦有某位军头当面跟白复叫板,逼得白复下狠手诛杀,就会让三军将士寒心。以后白复若想再指挥这支军队,很难再有转圜余地。
      所以最好的策略,莫过于找一个资历浅的人,破格提拔,让他手握大权,压所有将领一头。
      就拿李晟来说,白复不用担心他会夺取安西北庭军权,因为他虽然手掌大权,但军衔和权力来得太陡,毫无根基。
      李晟倘若不接受这个职务也就罢了,如果担当此军职,除了对破格赐给他权位的白复誓死效忠之外,别无他途。
      若为父所料无误,接下来,李晟必然成为白复旧将的眼中钉、肉中刺。而李晟为了证明自己配得上白复破格拔擢,配得上这样的地位和权力,自然也会严肃军纪,毫不手软地打压白复旧将。”
      王?道:“那李晟岂不真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中的良弓和走狗?”
      王缙道:“不错,李晟这种角色就是用后即弃的弓和狗。等白复借他之手,恩威并举,压服那些老弟兄之后,转脸就可以把李晟当替罪羊杀掉,说李晟小人得志,只手遮天,蒙蔽了自己。
      如此一来,白复还是英明神武的主帅。三军将士还会继续崇拜景仰他,甚至感激涕零。
      白复麾下那些老弟兄就算知道李晟是良弓走狗,就算看透了白复的险恶用心,但只要他们还想屡立战功、荣华富贵,就会默默接受这个理由。
      帅与将,双方都有台阶可下。”
      王?叹了口气,道:“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吧?”
      王缙道:“不错,这就是帝王的权谋手腕。
      历朝历代中,言官们通常品级不高。君王爱用一些年纪轻、资历浅的人担任言官。因为他们年纪轻,所以愣头青,一腔热血,敢仗义执言,敢得罪人;因为官阶不高,利益不大,所以豁得出去,并不恋栈仕途和官位;因为资历浅,入仕晚,所以还没来得及被拉拢,没陷入盘根错节的人情派系网里,更容易保持中立。
      帝王正是用这样一些人,来制约那些位高权重的朝臣和皇亲国戚。”
      王?长叹一声,沉默不语。
      王缙道:“怎么,觉得不舒服?”
      王?道:“白复小小年纪,冷静的太过可怕,我真舍不得将星沉许配给他。”
      王缙道:“彼之英雄,吾之仇寇。
      ?儿,你要换位思考。白复如此冷血,倘若成为咱们对手的佳婿,咱们太原王氏还有活路吗?”
      王?沉默良久,道:“家族为重,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第十八章 御将之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