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雪龙二号[2/2页]

海洋牧场:我直播狂炫帝王蟹 三岁少年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同时也让华夏具有更高的话语权,可以直接在极地地区进行科考工作。
      而且破冰船更体现了华夏船舶制造工业的实力。
      感叹着雪龙二号的强大,两艘渔船缓缓靠近。
      有道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在南极海域漂泊了一个多月,雪龙二号上的科考队员见到华夏的渔船也非常高兴。
      雪龙二号驾驶室,儒雅老人刘教授笑呵呵的安排道:“在这南极能遇到国内渔船,也算是缘分呐,咱们过去打个招呼。”
      他们常年在南极考察,每年回国都没有多少次。
      见到同胞,非常有亲切感,同时也有几分感叹。
      他们很清楚,南极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
      只是以往国家造船实力不行,导致很少有渔船能来南极捕捞。
      这也是国家耗费精力打造南极科考船的一个原因。
      为的就是能对南极有更多的了解,让华夏的渔船也能来此捕鱼。
      让国内的同胞也能吃到南极产的珍稀鱼类。
      以往南极深海中的珍稀鱼类都是进口,价格高不说,品质还都是人家捡剩下的。
      更多高品质的海鲜全都留着在他们国内销售。
      现在自己国家的渔船也能来南极捕鱼,也就意味着以后国民再想吃南极精品海鲜不需要全都仰仗进口了。
      这般想着,雪龙二号缓缓停靠在海祥号不远处。
      刘教授通过船上的无线电联系海祥号。
      “我们是雪龙二号科考船,你们是从华夏过来的吧,收获怎么样?”
      接到雪龙二号的询问,林染也颇为欣喜。
      “没错,我们是海滨市的渔船,这次来南极准备捕捞一些渔获回去。”
      “你们这是在考察吧,是要返回国内吗?”
      刘教授笑呵呵回道:“我们确实在考察南极的海洋生物种类。”
      “南极这边有很多特殊的海洋生物,都是值得考察研究。”
      “不过我们并不准备回国,考察结束后将返回南极科考站。”
      听到刘教授的回答,林染心中升起浓浓的敬意。
      连续数个月都在这冰天雪地里考察,为了就是能让华夏对南极有更多的了解。
      科考队员们的精神,值得所有人敬佩和学习。
      直播间观众也都连连赞叹。
      “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呀,为了国家科考事业,扎根在这冰天雪地中。”
      “听说南极科考船出来一次都得接近半年,真是太不容易了。”
      “还好咱们国家造船技术进一步发展,自主建造了雪龙二号,不然科考事业更加艰难。”
      “听说国家也在研究核动力破冰船,真要是建造出来,咱们国家在南极的话语权将会更大。”
      看着直播间的弹幕,林染也感叹道:“没错,这些坚守在极地的科考队员非常值得敬佩。”
      想到这里林染决定给科考船捐赠一批保暖服。
      大家在南极冒着风雪做科研,自己理应奉献一份力。
      随后林染继续联系雪龙二号。
      “是这样的,我们船上采购了一批保暖服,想着捐赠给科考船,不知该怎么个流程。”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雪龙二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