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六章 亏大了[2/2页]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郑家老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旨:凤阳府永远免赋役(洪武初年免十年)。
      凤阳定都计划是从洪武二年开始的,朱元璋命令从江南、山西迁有钱人来调动当地经济发展。建皇陵、大兴土木,调集全国的工匠修建皇陵、宫殿等大规模工程。但问题是,这些移民们没有工钱、赏钱,工作又累结果放入各种镇物。
      到了洪武八年工程建设完工,朱元璋甚至准备正式将都城从临时都城迁到凤阳,还为此发布了诰书。
      在《中都告祭天地祝文》中,他说:自洪武初平定中原,臣急至汴梁,意在建都以安天下。及其至彼,民生凋敝,水陆转运艰辛,恐劳民之至甚,遂议群臣,人皆曰古钟离可,因此两更郡名,今为凤阳,于此建都。
      就在这时李善长突然上报:听说建造工人因为对工作太苦、太义务(没钱)非常不满,他们下了各种符咒、镇物,中都住不了了。朱元璋一听非常愤怒,连忙派人调查,果然发现了不少镇物。
      朱元璋为此大怒,要将参加修建中都工程的工人们全部杀死。就在这时,薛祥(他是俞通海、廖永安的手下,因此,属于海上反元武装)说铁匠、石匠皆不会参与此事,因此,使几千名铁匠、石匠活命。
      可惜,木匠活不了了。木匠应该是多数吧,总有数千人。
      郑雄得好好谋划一番,如果就这样直直的跟老朱汇报,东西造出来了,这些人有可能泄露秘密,那绝对没有一个人能活。
      换个说法为他们请功,顺带说一下这个事情,大概率能够保全他们。
      天气不早了,郑雄递了朝会的资料,就下班了,临走还特地嘱咐了他们一下,为他们请功,打个预防针。
      瑟瑟发抖的清晨很是受罪,总有那么一些人每天不厌其烦的上朝,在老朱面前露个脸。
      “郑雄,朕可是有段时间没见你了,早朝也不上,你跟朕说说你在忙啥,听说你还弄了个专卖店,伱就这么缺钱。”
      郑雄吓了一跳,也不知道哪个缺德的把这事捅到了老朱这里,杀自己不至于,毕竟自己还是个典型,反正认错就是了,不丢人。
      “陛下,微臣知罪,不过微臣最近确实很忙,如今功成,还请陛下指点。”
      “怎么回事,仔细说来俺听听。”
      “药局最近治愈了一例肠痈患者,玻璃厂弄出了带有一丝杂色的玻璃和肥皂,卖的都不错。不过经过玻璃厂的员工努力,我们弄出来一种威力巨大的火药,只要少少的一点就能炸出来个大坑。微臣斗胆来为他们请功,还望陛下告知如何处理此物,而且此物若是流传出去也是一件麻烦事。”
      老朱冷哼了一声。
      “朕已经知道了,今天的朝会你要是不来,我就得请你了,如此大事,不早早禀报,还差点要朕来找你,你可真是好大的胆子。”
      老朱怒了,在线等,挺急的。
      “微臣罪该万死,还请陛下恕罪。”
      “念在你制造出来的火药有功,朕就饶了你这次。玻璃厂的人除了你,其他人都已经审过了,暂时没有问题,既然你为他们请功便免了他们一死。不过你弄出来的那个火药得交出来,不能给你们造了。而且玻璃厂朕打算调一营守卫,他们今后都将在这里终老,子承父业,一家子整整齐齐的岂不美哉。”
      “对了,听说你那玻璃厂挺赚钱的,那一营守卫的钱粮就交给你负责了。”

第四十六章 亏大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