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蟾舞台内外格外热闹,原因无他,只因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即将在此连唱三天《牡丹亭》。
荀慧生,梨园世家,小小年纪便在梨园展露头角,唱、念、做、打,均达到极高境界,为当时戏曲界的一面旗帜。他的《牡丹亭》,情真意切,字正腔圆,将剧中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无不令人为之动容。
舞台门前的大广场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一群黄牛党手中高举着票,声嘶力竭地叫卖着:“来看荀慧生,名角荀慧生!”他们如鱼得水般穿梭在人群中,瞅准机会便向行人推销手中的票。
还有不少人站在舞台前,举着期盼的眼神,等着退票的人。他们中有的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但都毫无怨言,因为他们深知,想要见到心中的角一面是多么的不易。
在这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位身穿夹克,带着墨镜的小开,他时不时在天蟾舞台和隔壁一幢大楼之间溜达,有时朝着路过的时髦女郎吹口哨,有时又挑着路边摊贩的小物件,但是,他藏在墨镜后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天蟾舞台隔壁那幢小楼的门。
那是一座两层楼的小楼,一楼是一个私人诊所,二楼是一个卖土布土纱的字庄。
第20章 中国人和日本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