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4章 如何驾驭那些死都不怕的战士们?…[2/2页]

洪戈文的军旅生涯 羽林轻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对人的驾驭有三个根本的因素,一个是信仰,一个是奖励,一个是惩罚。
      对战士们进行信仰的教育自然不言而喻,而公正的奖惩就会使战士们对长官产生依附感,奖励不用说,惩罚则是告诉战士们,他们的行为是受到约束的,而这个约束是掌握在长官手里的。
      洪戈文不相信一个忠厚长者式的长官能带出打硬仗的兵来。反过来说,能打硬仗的部队,他们的长官一定不是忠厚长者。
      这就是洪戈文理解的带兵之道,也是他要建立的风格。
      洪戈文此时虽然是代营长,但只要不出意外,代营长最终都会扶正。当了营长意味着有当团长的机会,团长后面有师长,师长后面又有军长。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洪戈文当然是好士兵,他自然也想当元帅。
      想当元帅的洪戈文开始对自己有了要求,他要从气质上改变自己,首先就是要甩掉这之前自己作为倚靠和拐杖的陈义和。
      这就是洪戈文不再依赖陈义和,而让李昌跟随的根本原因。
      洪戈文从左胸口袋中掏出一个小笔记本和笔,告诉李昌军事侦察需要了解的各种要素,然后给李昌现场演示了一次画军事草图。
      洪戈文先画了一个下底长上底短的梯形,下底稍稍偏向西南,上底稍稍偏东北,又在这个梯形内填满了斜着的阴影,再在南,北和东的边线周围画上很多小的“x”,然后对李昌说:“这就代表武昌城防。”再在朝南的下底从左到右分别写上“望山门”,“保安门”,“中和门”:“这是我们面前的三座门,各门之间还要标注上距离。”洪戈文举起指头目测了一下,“每道门距离差不多是800公尺。”。
      紧接着,洪戈文在梯形的西边画了两条实线中间夹着一条虚线,对李昌说:“这条是长江。”又在城西画了一条拉链形状的线条,“这就是那条铁路
      这样,洪戈文一边讲解一边画,他的草图画完了。李昌从头到尾学习到了整个过程,也掌握了其中的关键要素,如城墙上敌人的大致火力配置,城墙到建筑的距离和工事的距离,附近房屋的高度等等。
      其实,李昌对洪戈文说的术语并不陌生,只是头脑中没有将这些因素系统化,听洪戈文一说,再结合他自己的经验,将这些知识整合起来后立刻有了赫然开朗的感觉。
      洪戈文给李昌上完课后,又带着李昌下了房,在房屋之间的小巷中穿梭来到了第7军阵地。
      这里第7军的最高长官是一名营长,他们隶属第7旅第14团,接到的命令是今天晚上乘坐火车到江西。此时这名营长正等来交接的第4军等得着急,见洪戈文到来很高兴,急忙将洪戈文迎进指挥所。
      由于是并肩作战的友军,因此营长的态度非常好,除了对洪戈文的问题有问必答,还提到了一件让他们头痛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对面的敌人虽然没有大规模突围的行动,但是总有零星的敌人下来偷东西,逼得哨兵不得不打枪,枪声一响就让战士们紧张起来,又使战士们得不到完整的休息,严重影响精力和情绪。
      洪戈文问:“每次下来偷东西的有多少人?”

第84章 如何驾驭那些死都不怕的战士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