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零六章 票证经济(2)[1/2页]

大明:秀才造反,从诛杀恶吏开始 登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们的顾虑和担忧,其实我都明白。”
      萧靖生朝煤炉走去,拎起一旁的铁壶,“这样急切的将各项既定政策,以梳理秩序的名义,在治下的各领域推行起来,涉及到众多的群体,怕忙中出错,怕农会崩盘,不过我们既然选择这条路,有些事情就必须要面对。
      就像这个煤炉,是从蒲城、白水、澄城三县的铁器工坊生产的,在那里的工匠,他们没日没夜的劳作,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让家人都能过上好生活吗?
      可是什么叫好生活?
      仅仅是能吃饱吗?
      恐怕不是吧。
      单说这个吃,是吃稀的,是吃稠的,这就是一个没有定向的事情,既然是吃,要不要加盐?不吃盐,会出各种毛病,吃盐,会增加负担。
      两位,眼下对于我们农会而言,最严峻的问题,是缺少一套货币流通制度,来将各个领域都凝聚在一起。
      我们不仅要考虑整体性安稳,还要兼顾到各个群体的实际利益,脱产群体要保证,在产群体也要保证啊。”
      让萧靖生决定暂行票证、货币并行的过渡性经济政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所领的农会势力,不能与大明和平相处,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势必会面临封锁和制裁。
      是。
      在长时间的征战和扩张下,农会的确查抄不少金银,以及各种制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治下各领域都逐步发展起来,势必会面临金银短缺的境遇,这就会引发另一个严重问题,即通货紧缩!
      这是极其打击人心的现象。
      要知道在明末时期,还存在着以物易物的经济现象,一旦受金银短缺的影响,而产生很多连锁反应,那么萧靖生想构建的领域产业,势必会面临着自我崩溃的境遇。
      同样的道理,通货膨胀太快也不行。
      这会打击农会在民间的威望。
      当付出的劳动获取的报酬,连吃饱肚子都满足不了,那么怨气必然激增。
      眼下明廷就是财政出现大问题,富的富死,穷的穷死,两极分化已到尖锐程度,底层群体积攒的怨恨逐步增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萧靖生能如何选择?
      他一门心思的想筹建和发展各领域产业,就是想增强造血能力,通过一套多数人都能认可的方式,来达到平稳前行的目的。
      “我还有担心的地方,发放票证的伪造要如何解决。”
      孙德富皱眉说道:“其实在过去,明廷是推行过宝钞的,想用宝钞来取缔金银交易,可是明廷推出的宝钞,在民间存在着很多伪造的,他们用极低的代价,就能换取大量的财富,使得宝钞在民间迅速的失去民心。”
      “这个问题提的好。”
      萧靖生流露出赞许的神情,看向孙德富说道:“针对这一问题,我想了几个措施,来避免伪造的事情。
      第一,农会要制出的票证,会区别于市面上的纸张,里面会添加别的材料。
   &n

第二百零六章 票证经济(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