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改制(2)[1/2页]
大明:秀才造反,从诛杀恶吏开始
登高
赵清平、孙德富相视一眼,无不是点头表示认可,其实对于治理地方,他们也都是刚摸索出一些经验。
治理和建设地方,最忌讳的就是朝令夕改。
明明此前明确推行的事宜,都耗费大量的人、财、物,眼瞅着就要初见成效了,却因为一人改变政策,导致该事半途而废,这损害的不止是各项开支,损失的还有看不见的,比如说民心。
“治理和建设地方,与治理军队是有本质区别的。”
萧靖生走上前,拿起那份他草拟的文书,神情严肃道:“地方的复杂性、多样性,是谁都不能忽略的,不像在军队中,明确条条框框,不管是谁,都不能去触碰底线,谁触碰,就严惩谁。
军队是打仗的地方,不是做买卖,更不是去享福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将校也好,勇锐也罢,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命令!
否则仗怎样打?
适用于军队的条条框框,我可以肯定的说,绝对不适合地方。
倘若按照管理军队的方式,去管理地方的话,且不说治理和发展的如何,单单是这个强迫性,就会让很多人积攒怨气,一旦怨气达到某种程度,就势必会引发动乱。”
第二百零四章 改制(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