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七章 扬威(2)[1/2页]

大明:秀才造反,从诛杀恶吏开始 登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初在夺取蒲城县城后,为了能够破局,为了刺探情报,萧靖生特意筛选这批先驱者,将他知晓的东西,掰开了揉碎了传授给他们,将这批先驱者谴派到各地渗透潜伏,以确保农会所辖外围情报组织的雏形能筹建起来。
      尽管在心里选择相信他们,然而萧靖生却也没有太多把握。
      这就像是一场赌博。
      毕竟这批筛选出的先驱者,此前没有涉足过谍战领域,甚至连专业都够不上,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且没有任何的后援,一旦遭遇危险,倘若不能紧急避险,恐他们将会客死他乡。
      尽管有着种种不确定性,萧靖生依旧选择相信他们,希望这批筛选的先驱者,能够将各自所领差事做好。
      特别是有效传播农会做的事情,继而让王嘉胤、高迎祥、王自用等一批起义者,可以提前插旗起义。
      “眼下是天启七年十一月底,延安府所辖中部、宜川、洛川、延川等地,都扎堆出现大批起义者。”
      在州署正堂内,萧靖生坐在官椅上,盯着眼前的简易舆图,认真进行复盘,“趁着大明进行权力交替的虚弱期,提前引爆陕西境内的起义浪潮,可以打陕西有司一个措手不及,关键还能叫陕西的地方高层,不敢将治下动乱呈递到京城,这样需要面对的,就是陕西层面的各军进剿。
      延安府南部诸县的起义浪潮出现,肯定会向北传到延绥一带,向西传到庆阳府,只要能叫一些群体知晓此事,必然就能引发连锁反应。
      王自用、张存孟这批人插旗起义,率部鼓捣的动静越大,就肯定会刺激到王嘉胤、高迎祥二人,甚至还能刺激到张献忠、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争世王蔺养成这批人。
      一旦能形成这种格局,陕西各地都将陷入动乱,那时陕西方面的高层,即便想将此事禀明到京城,可到了崇祯元年,三边总督就要换人了,王之采这个庸才要退,武之望就要登场了。”
      想到这里的萧靖生,眸中掠过一道精芒。
      在陕西局势动荡之际,暂且不提武之望的能力怎样,单单是总督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军政的最高职务,武之望都需要时间来熟悉,面对复杂的动乱局势,烂到根子上的陕西官场,武之望能掌握多少实情?
      答案是肯定的!
      掌握不了太多。
      在大明这个复杂官场上,不是你坐到某个位置上,就一定能行使好权力,毕竟人心是复杂的。
      武之望是陕西临潼人,在关中士林地位很高,精通医术,尤长于妇科方面,在方志、文学等领域也多有建树,然而为人恭而不阿,直而不抗,有着大明文官特有的傲慢和偏见。
      早在天启四年以右副都御史之衔,接任其同年袁可立巡抚登、莱,驻节莱州,却跟镇守东江的毛文龙交恶,导致这一时期下的东江镇,没有像袁可立巡抚登莱两地时,取得太多耀眼的战绩。
      “接下来的崇祯元年,必将是关键性的一年。”
      想到之后的种种,萧靖生斗志满满,环顾着眼前舆图,“只要农会能在崇祯元年夺占西安全境,就算让明廷知晓陕西动乱的局势,开始调遣大批军队围剿,那也能占据主动,对内发展,对外扼守,静候崇祯二年的到来!”
      熟悉历史进程的萧靖生,很清楚接下来几年间的整体走向,如果能在崇祯三年前,将一些关键节点利用好,农会不仅能在西安府站稳脚跟,甚至能影响到陕西全境的时局,真到那个时候,潜藏的危机才算彻底化解开。
      萧靖生在下一盘大棋。
     &nbs

第一百九十七章 扬威(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