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都是搏出来的!”
去往同州的官道上,一支数百众的卫所兵,斗志高昂的前行着,在队伍的前列,一名青年将校,着山文甲,腰挂雁翎刀,骑马缓缓前行,深邃的眼眸掠过精芒。
“会…千户,我们就带这些人前去同州城,万一让人识破的话,就算有第三标在后策应我们,可是……”
身旁跟随的清瘦将校,面露踌躇,手里攥着马鞭,略显紧张的说道。
“可生啊,你就是心里的顾虑太多。”
萧靖生面露笑意,看向清瘦将校宽慰道:“放轻松些,别那么紧张,眼下我们是进剿官军,而非什么叛民势力,我们此去同州城,是奉陕西督粮参政洪承畴之命,见同州知州催要军粮,以围剿作乱蒲城、白水、澄城三县之叛民作乱!”
萧可生嘴角抽动起来。
打着官军的旗号,要跑去同州城,见同州的地方官催要军粮,以剿灭他们农会,这也算是少见。
想到这里的萧可生,忍不住想起关山镇的那一战。
来势汹汹的进剿官军,在关山镇展现出极强的攻势,想攻破他们修筑的坑道防线,继而杀进蒲城县。
此前在萧可生的心里,觉得此战都可能打到来年,毕竟是跟陕西有司交战,他们农会就算再强,取得一次次胜利,那也是跟各县交战,然后就是同州官府,此次与陕西有司交战,其实很多人的心中是没底的。
只是让谁都没有料想到,与他们交战的来剿官军,居然发生营啸了。
在这种突发状况下,萧靖生亲率教导总队趁乱出战,继而搅乱进剿官军各部秩序,诱发大溃逃,此事说起来很简单,期间承受的压力唯有萧靖生最清楚。
“会长,您说二叔统领着教导总队,携带数营辅兵追击溃逃的官军,不会遇到什么问题吧?”萧可生收敛心神,看向萧靖生询问道:“万一那些溃逃的官军,被那洪承畴聚拢起来……”
“事情没有定论以前,谁都不清楚。”
萧靖生眼神坚毅,神情淡然道:“这是教导总队全体要考虑的事情,眼下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设法夺占同州城,继而解决农会面临的粮食危机,如果教导总队没有完成任务,反而被溃逃的官军围剿,那么他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萧可生沉默了。
真要说起来,负责追击溃逃官军的教导总队,面临的压力和威胁,没有他所辖第三标要重。
毕竟没有骗过同州的守军,深入同州城内,见到同州的地方官,想要以雷霆之势夺占同州城,多半是不现实的事情。
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萧靖生带兵就是这样,该去冒险的时候,就敢去冒险,哪怕存在着较大风险,可如果获益巨大,就能狠下心来。
原本在萧靖生的战略构想下,没有分兵夺占同州的构想,毕竟与洪承畴所领来剿官军交战,就是件极具挑战的事情。
能不能取得最终胜利,萧靖生也没有绝对把握。
甚至萧靖生都想好了,倘若跟洪承畴所部形成对峙境遇,而马铁山所领第一标攻陷?阳、韩城两县,不能有效缓解农会面临的粮食危机,他都打算让马铁山他们,率领麾下勇锐或辅兵,奔赴其他地方展开游击,继而劫掠各地作恶的乡绅、地主等群体,以缓解严峻的粮食危机。
毕竟在萧靖生的梳理下,农会所辖地盘的脱产群体,实在太庞大了。
秦军所辖各标勇锐,所募诸辅兵营,诸业工坊的匠户和学徒,孤寡营,少年营,诸县劳作营……
上述的这些群体,都是脱离农业生产的。
倘若从治理层面出发,这绝非一个合理的分布,然而出于整体性秩序安稳的考虑,萧靖生必须要这样做。
更别提今年的旱情严峻,导致蒲城、白水、澄城等地大规模减产,即便算上可能被马铁山他们夺占的?阳、韩城两县,想靠查抄缴获作恶多端的群体,名下积攒的钱粮等,以供应农会所辖各个群体,这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眼下出现一个契机。
倘若能把握住这一契机,就能顺利夺占同州,继而查抄大批钱粮,这也使得萧靖生在诱发进剿官军大溃败后,就命萧章栋统辖教导总队,携数营辅兵继续追击官军,命马二生统第四标余部,携数营辅兵扼守关山镇,而他则亲率第三标全体,与余下部分辅兵赶赴同州,打算趁势夺占同州!
此事不可谓不冒险。
倘若其中的任何一环,出现任何变故的话,就有可能导致崩溃的局面,继而让萧靖生陷入到被动下。
可要是此事能顺利落实,不仅能俘虏大批进剿官军,还能夺占同州城,则农会就能度过眼前的危机。
西安府下辖的同州和华州,一个在渭水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夺同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