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章 第一次反围剿(1)[2/2页]

大明:秀才造反,从诛杀恶吏开始 登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想要的。
      在秦军缔造的过程中,以血练胆进行了,攻城战进行了,清剿乡野进行了,守城战进行了。
      此前经历的这些战事吧,更多是一种低烈度战事,唯一值得深思的,就是扼守澄城县城,迎战来剿的同州官军,这算较强烈度的战事,秦军所辖第二标赢下了此战胜利。
      军队想要变强,想要正规化,想要成规模,仅靠操练是不够的,必须要经历战争,夺取胜利,唯有经历战争的残酷,且在战争中活下来,才能有所改变。
      或许残酷,可这就是现实!
      当萧靖生在关山镇一带,完善他挑选的战场之际,相隔数百里外的西安府城。
      “这个洪承畴真是狂妄。”
      陈通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形成长龙的队伍,眼神不善道:“区区一个督粮参政,就不知自己的斤两,居然真敢统领着平剿军,不顾我布政使司衙门的威仪,就赶赴蒲城等地进行镇压叛乱。”
      “说起来…本官倒是挺佩服洪承畴的。”
      负手而立的张国锐,双眼微眯,神情有些感慨道:“初来陕西为官没多久,就被那位架在火上烤,抛开别的不谈,洪承畴这个人是有才的,毕竟眼前国朝局势不稳,倘若陕西这边,真闹出什么大事惊动到朝廷,这对谁来说都不是好事。”
      嗯?
      陈通露出诧异的神情,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张国锐。
      先前在布政使司衙门时,张国锐可不是这等态度啊。
      特别是洪承畴前来拜访之际,张国锐都是避而不见,让洪承畴吃了闭门羹,这在布政使司衙门谁人不知?
      可现在却讲出这番话,陈通觉得有些错乱。
      “本官是对事不对人。”
      似乎瞧出陈通的诧异,张国锐双眼微眯道:“洪承畴被那位当枪使了,倘若本官不那样做的话,今后你我的处境,都不会好过的。
      咱那位巡抚啊,看起来一副青天老爷的做派,实则啊,却是一个钓誉沽名之辈。
      真不知道他是怎样想的,居然叫洪承畴这个新来陕西的督粮参政,来统筹西安诸卫的卫所兵,前去镇压叛乱。
      他洪承畴在陕西有根基吗?
      就那些卫所兵,会听他洪承畴的吗?
      甚至还叫耀州、华州、同州等衙署,奉令协助参与平叛,不说陕西如何,就单单说西安府,存在着多少问题啊,他这个陕西巡抚做的真好啊。”
      听张国锐话里有话,陈通眉头紧锁起来。
      “左布政使,那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陈通沉吟刹那,看向张国锐说道:“万一洪承畴没有镇压叛乱,导致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我等……”
      “巡抚衙门不是下令了嘛,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就行。”
      张国锐撩了撩袍袖,嘴角微扬道:“该咱们筹措的粮饷,分批调拨去就行,至于别的就别想了。
      区区一个叛民暴乱,能掀起什么风浪。
      一帮乌合之众罢了。
      你要真是担心啊,还是担心这帮出战的卫所兵,是否会洗劫地方吧,这才是最应该担心的事情,毕竟他们应发的粮饷,可是拖欠至少一年了。”
      曾经的张国锐,也是心怀社稷之辈,然见识过万历朝中后期、天启朝的内斗与党争,知晓官场的规矩,受过打压,遭过掣肘,一步步做到陕西左布政使,心底的那些斗志,早就被磨掉了。
      现在的张国锐啊,就想做好他的官,不想被任何意外影响到他,要是能做一任巡抚致仕,这辈子也算没有遗憾了。
      不管怎样说,外任巡抚也算一方的封疆大吏,且不必过多受朝堂纷争影响,这难道不好吗?
      在陕西官场的这些年,张国锐就明白一个道理。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既然是这种情况,何必给自己徒增烦恼呢?
      张国锐可不想做他胡廷宴的枪,好处全叫你老小子得到,坏处叫自己兜着,天底下可没有这等好事。
      对于洪承畴这位陕西督粮参政,张国锐的心底是同情的,既然是新来陕西官场为官,又何必?浑水呢?
      老老实实的不行吗?
      就算是想询问平叛之事,换别的场合不行吗?
      非要在京城传来国丧之时,当着这么多官员的面质问,这算什么?
      至于京城传来的消息,为何晚这么久,张国锐也猜想到什么,无非是京城有情况,要么是所设驿站怠慢,知晓这些又如何?
      大明的官场啊,不是寻常人所想的那般简单。
      毕竟有些事情,不是你看到问题就能解决的,要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触碰到的群体利益多了,是会遭受到反扑的。

第一百八十章 第一次反围剿(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