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末将这两日右眼皮直跳,总觉得哪里不对。”
马铁山走进县衙正堂,瞅着伏案忙碌的萧靖生,皱眉道:“您说会不会是哪儿出甚问题了?末将……”
“要我看啊,你就是太累了。”
萧靖生笑着抬起头,看着精神有些萎靡,眼睛发红的马铁山,“从李莽率部离开白水县,我们就忙个不停,这两天睡的太少,才会有这种情况,要是撑不住就去睡会儿,好在县城这边不少事情都梳理出来了。”
有先前梳理蒲城县的经验,此来白水县城,萧靖生在初步了解情况后,就迅速明确一系列部署。
调整第一标在白水县的整体驻防。
招募诸业匠户。
从第一标抽调人手,筹建白水县劳改营,协助县衙清查抄没的钱粮、土地等。
从辅兵标抽调人手,筹建白水县劳作营,先行聚拢县城一带的流民群体。
筛选一批青年出任农会代表,谴派到白水县下辖诸乡镇村,宣传农会,为后续巡察和公选夯筑基础……
这一系列部署的明确,让萧靖生、马铁山他们忙的团团转,太多的细节需要盯着,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恰恰是在白水县的忙碌,使得萧靖生坚定一个信念。
待到澄城县被顺利夺取,他必须提拔起一批人才,初步构建较为完善的人才梯队,明确接管地方的各项职责和部署,这样等后续再夺取新的地域,就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实现对新夺取地域的全面接管。
文武兼济,才能保证两条腿交替前行。
“跟会长相比,末将这都不算甚。”
马铁山打着哈欠,看向沉思的萧靖生,“会长,县城那批乡绅、读书人群体,末将都聚拢起来了,叫人暂押到诸劳作营进行编户造册,您说的一点都没错,就是不能给他们好脸色,就是他娘的贱皮子。”
“负责监管的人,别有懈怠。”
萧靖生站起身,活动着发僵的手臂,“等到白水县下辖诸乡或镇,相应的镇公所体系筹建起来,就用那批从乡镇村聚拢的读书人替代,县城的这批乡绅、读书人群体,叫他们短期内吃苦可以,时间久了,必然是会撂挑子,或者糊弄了事的。”
“他们敢!”
马铁山瞪眼道:“倘若他们胆敢撂挑子,那末将就派人砍了他们!”
“马标总,做事不能这样鲁莽。”
萧靖生回道:“该公审处决的贪官和恶霸,我们要坚决的砍了他们,但是对待这些群体,却不能这般简单粗暴。
杀掉他们,能给农会带来什么好处?
留下他们的性命,让他们帮农会推行扫盲识字,这是不是能培养些人才?
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就能聚拢不少识字群体,到时将他们谴派到各处去,是不是就能帮农会治理和发展好地方?”
马铁山点点头。
其实从他奉命统率第一标,与李莽所辖第二标,对白水县展开攻略时,马铁山就渐渐明白萧靖生的苦衷。
不认识字,真的很麻烦。
尤其是在率部夺取白水县城后,萧靖生没有从蒲城县赶来时,其中经历的种种,唯有他马铁山最清楚。
提高麾下各个群体识字率一事,萧靖生是要长期推行下来的,至少在萧靖生没有全面夺取陕西全境前,是不会有大批读书人愿意主动投效的。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何况萧靖生所领农会势力,每到一地都要公审处决作恶多端的贪官、恶霸等群体,这样必然会引起既得利益群体的排斥和厌恶,萧靖生选择走的路,注定是一条异常艰难的道路,不过萧靖生不会退缩丝毫。
“算起来,李莽统领的第二标,应该赶到澄城县腹地了。”
聊完涉及白水县诸事的萧靖生,想到了澄城县的事情,“也不知道现在澄城县那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有李莽所领第二标,想攻破澄城县城不是甚难事。”
马铁山咧嘴笑道:“等到澄城县被农会夺取,那额们的声威必将传开,到时没谁敢轻易招惹额们。”
“只怕事情没那么简单。”
萧靖生却没有这等乐观心态,“现在我唯一担心的,是白水、澄城两县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同州那边是什么反应,会不会谴派军队进剿。
还有一直没有动静的华州,是否会进犯蒲城县,要是华州和同州两地,一起进剿我们所辖地域,这可不是好面对的。”
“应该不会吧。”
&nbs
第一百五十五章 内讧与惊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