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章 高手在民间[2/2页]

大明:秀才造反,从诛杀恶吏开始 登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您就是萧老爷吧?”
      在萧靖生沉思之际,一身材消瘦的老者,穿着带补丁的衣衫,有些紧张的走进县衙,顺势就要给萧靖生跪下磕头。
      “老丈,您快起。”
      萧靖生见状,忙上前道:“我们农会这边,可不行这一套,听说您找我,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磕头行礼这一套,是萧靖生最厌恶的。
      这等带着奴性的东西,必须除掉。
      “额的确有些事情,想找萧老爷聊聊。”
      老者有些紧张,看着跟他孙儿一样大的萧靖生,说道:“额是陈庄镇的,叫陈水,这几日,额们陈庄镇来不少人,夯修去县城的县道,额跟那里的管事,也聊了几天,萧老爷,您为何只夯修县道,却不想着修建水渠啊。
      额种了半辈子的地,近几年来的年景,是额遇到最差的,老天爷动不动就不下雨,让地里的庄稼……”
      听着陈水讲的这些,萧靖生就知道他的来意。
      眼下聚拢的那批流民,都被编进劳作营,分了三十多个,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叫他们先整修县道。
      那批从乡镇村聚拢的读书人,也被分到这些劳作营,负责统计人口,调遣用度,确保劳作营能运转起来。
      之所以先整修县道,而没有进行水利建设,这也是萧靖生想叫这些劳作营,先行适应集体做工的环境和氛围。
      “老丈,不是我不想修水渠,而是现在还不到时候。”
      听完陈水所言,萧靖生耐心解释道:“近几年来的年景,我也清楚,单靠修建水渠,是远远不够的。
      我打算过些时日,在咱蒲城县治下进行考察,看那些地方适合建蓄水库,要是来年能多下些雨,就把它们蓄起来,就算后面下雨少,至少能用这些蓄水,通过各处水渠调用起来,确保地里的庄稼不会被旱死。”
      “萧老爷,您说的蓄水库,是水柜吗?”
      陈水踌躇道。
      水柜?
      萧靖生一愣,旋即想到什么,点头道:“对,是水柜。”
      水库一词,是近代才有的词汇。
      其实古代就修建有水库,不过多以池,塘,湖,泊来命名,等到宋朝时期,有了水柜这一词汇。
      “这个…额懂一些。”
      陈水想了想,说道:“额年轻的时候服徭役,曾去府城一带,做的就是整修水利的事,服徭役好几年……”
      竟有这样的好事!
      萧靖生听到这里,有些激动。
      对修建水利设施一事,萧靖生是头疼不已,因为兴建水库、水渠等事,可不是随便挖个坑,多挖土,就能进行使用的。
      像水库、水渠的走向,拦水坝的修建,闸口的分布,溢洪的明确,这里面的门道太多,萧靖生不懂这些。
      “老丈,你可愿来农会做事?”
      萧靖生握住陈水的手,“你认识的人,有没有懂一些整修水利的?”
      “有。”
      陈水不假思索道:“额们陈庄镇就有不少咧,当初摊派徭役时……”
      听到这里的萧靖生,此刻竟有些认可徭役了。
      别看他心里痛恨这项制度,让底层群体过得很苦,但是恰恰是这一摊派徭役,使得一些人在此期间,有机会接触到他们先前不曾接触的。
      “来人啊。”
      想到这里的萧靖生,握着陈水的手,却对正堂外喊了一声,“去教导总队,把萧章栋给我喊来。”
      “喏!”
      听到这话的一名勇锐,忙喊道。
      见到此幕的陈水,有些紧张。
      “老丈,你明天就来县城吧。”
      萧靖生看向陈水说道:“等到农会把县里懂得水利的人,都聚在一起,你就做管事,每个月领银5两,到时你领着他们,对咱蒲城县境内勘探水利,明确哪些地方适合修建水柜,哪些地方适合整修水渠,我打算在咱蒲城县治下,整修起相应的水利设施。”
      这次要不是陈水找来,萧靖生还将一直头疼水利设施筹建一事,或许说底层的群体,多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泥腿子,但是这绝不代表着他们没有真本事,很多时候,涉及到他们知晓的事情,那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先前萧靖生光顾着聚拢匠户群体,却把此事给忽略了,好在这没有产生啥坏影响,也没有耽搁时间,不然真等过去很久,萧靖生才想起这件事情,那对他来说才是件麻烦事。

第一百五十章 高手在民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