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2/2页]

天命唯汉 曹吉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而且在韩信改良军规之后,汉军几乎全盘套用了秦军的军功爵体系。
      斩首,记功!
      刹那间,战车如同山崩一般压向雍军战阵,而紧随其后,不甘示弱的轻骑则像潮水一般卷了过去。
      “不好!”
      听到蹄声阵阵如同雷鸣之后,章邯转过头去一看,顿觉魂飞魄散。
      “对面指挥作战的究竟是谁?”
      “是刘邦?”
      “不,区区一泗上亭长,如何能做出如此羚羊挂角般的指挥?”
      “我军,败了……”
      章邯在心中如闪电般的推演了一番,得出最终结论,他匆匆走下云台,命人将指挥左军的章平找来。
      至于远处即将被屠戮的士兵,他现在已经顾不得许多了。
      …………
      “大王!”
      章平从战马上跳下,旋即被远处的哭嚎之声吸引。
      汉军右军不动,他的左军自然也保持在对峙状态,两军相差数里,中军这里的事情他完全是一无所知。
      章邯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此战我军已然战败,孤命令你留在好畤坚守,城外士兵,能撤回城中多少,就撤回多少……”
      章平急匆匆问道:“那大王呢?”
      章邯皱眉:“孤去栎阳见司马欣一趟,无论如何要让他发兵增援!”
      他斩钉截铁的接着说道:“半月之内,援兵必然会到,到时你领兵从城内杀出,孤带兵在城外策应,必然可以杀退汉军!”
      章平重重点头:“遵命!”
      只需要在这里坚守半个月的话,那他还是完全有把握的,毕竟他所在的左军还有几千人马,这里的溃兵还能再收拢个万八千的。
      这样一来,凭借着近两万军队,再加上城中数千民夫,守一座拥有城墙的城池是没有问题的。
      但一切的关键,就在于援军是否能尽快到来。
      毕竟,孤军守城,考验的就是守军的意志。
      当外无强援,而眼前的敌人却多不胜数的时候,即便是坚城一座,也同样无济于事!
      …………
      日暮时分,战场的喊杀声沉寂了,平原之上唯有汉军欢呼胜利的声音。
      汉军中军幕府,刘邦捋着胡须,用力拍打着韩信的肩膀,他的笑声就没有停歇过。
      一旁的卢绾上前,将韩信从刘邦的魔掌中解救出来,避免没有被敌人杀死的将军,死在自己人手中!
      韩信向卢绾投了一个感激的神色,满脸苦楚的揉着被刘邦大力拍打过的地方。
      第一次,果然很痛!
      他看着满脸喜悦之情的刘邦,心中有些明白对方此刻为何这样。
      自己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并没有得到任何证明自己的机会,骤然被提升为统领全军,节制诸将的大将军,刘邦这个汉王,背负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此战若是败了,只怕整个汉国,都会就此分崩离析。
      没有人,会愿意追随一个按照自己喜好,来擢升部下的领袖。
      好在,此战胜了!
      大帐外,负责打扫战场的曹参走入,他先是看了韩信一眼,有些不知道该向对方说些什么。
      最近这段时间,军中各种针对韩信的举动,大多都有他或多或少的怂恿。
      毕竟,在韩信没有来之前,大家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将军这个位置,都是默认会封给曹参,或是卢绾的。
      可没想到,青梅不及天降。
      卢绾并没有争夺大将军的想法,自然无可无不可,但曹参就不同了,他一直在卯着劲证明自己。
      此战过后,他服了。
      不过他在看了韩信一眼之后,如同往常那样迅速移开视线,看向对他露出温和笑容的刘邦:
      “回禀汉王,此战我军阵斩一万,生俘四千有余,缴获金鼓旗帜无算……”
      刘邦止住笑意,长叹一声:“战死者厚殓,生俘者有伤的全力救治,不要因为曾是敌人,而有所差异!”
      曹参抱拳应命而去,在帐篷外,见到了一个宛如从土堆里刨出来的的泥人,樊哙。
      “看个屁,没见过跟在战车后被扬了一身土的?”
      s:刘备家祖上,中山靖王刘胜的墓里,曾经出土过两件戟,戟头均为钢制,一件刺胡通高367,戟枝长121,全长193;一件带有木鞘,鞘外缠有麻绳,最外层髹褐色漆,带鞘通高37,戟枝长12,全长226。
      他这两件戟应该是骑兵的马戟,马戟都是长戟,步戟则有长有短,长戟的通长多在2~25左右,短戟的长度不定,应该在1~15左右。
      (=)
      wa

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