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4章 赶鸭子上架[2/2页]

洪武兴明 常青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国,并无应付此等天灾的经验,李丞相若在,自然是他老人家主持大局,如今李丞相不在,我等只能指望平章大人力挽狂澜,拯救天下苍生!”
      说完,胡惟庸还假惺惺的挤出了一滴眼泪。
      朱文正却预感大事不妙,他才刚刚进中书省,说句不好听的,连衙门怎么运作都没弄明白,这个时候让他挑大梁,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但是推辞的话,朱文正又万万说不出口,论职务,他的确是此时中书省最高长官,论良心,也不能放着黎民百姓于不顾。
      看着胡惟庸一脸期盼的神情,朱文正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忽然意识到此事大有文章。
      李善长好巧不巧,偏偏挑这个时候走了,而胡惟庸才智过人,偏偏一个意见不提,只想让自己拿主意。
      这事摆明了就不对劲啊!
      不行,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不能自乱阵脚。
      朱文正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在飞速运转,不多时,已经计上心头,不慌不忙的说道:
      “你暂且稍候,我现在就去找陛下商议!”
      胡惟庸要的就是朱文正自己拍板,怎肯就此放过,当即劝说道:
      “早朝已过,陛下可能正在歇息,还是明日再去不迟!”
      朱文正抱起奏折,头也不回的拔腿就走,只扔下一句:
      “放心,我去后宫找他,方便的很!”
      胡惟庸看着他飞快远去的背影,忍不住在心中腹诽道:
      “你是他侄子,当然方便,换个人哪儿这么容易进后宫!”
      …………
      朱文正风风火火赶到后宫时,朱元璋正在吃饭,一听事件经过,立马扔下碗筷道:
      “必须立即救灾!”
      朱文正心想,这我也知道啊,可具体方案是什么,人手又怎么组织呢?
      仿佛想到了同样的问题,朱元璋顿时也皱起了眉头。
      只怪他平日过于依赖李善长,导致李善长走后,朝中面对这种险情,竟一时无人可想。
      刘伯温虽然能干,但从没管过中书省,杨宪和胡惟庸资历太浅,能否胜任还是个问题。
      汪广洋倒是个人材,可这家伙一直在夹缝中求平安,向来出工不出力。
      历史上,汪广洋就是因为消极怠工,被朱元璋数次批评,最后干脆杀了脑袋。
      朱文正看叔父也一脸愁容,便试着问道:
      “要不,派人去把李丞相追回来?”
      朱元璋当即摇头道:
      “他走了好几天,来不及了,救灾刻不容缓!”
      说完,老朱竟将目光落在朱文正身上,带着莫名的期许和鼓励道:
      “叔父知道你刚入中书省,还缺乏经验,但事不从人愿,如今只有辛苦你先顶上。
      你也莫急,我会让群臣协助你,广征粮草,全力打好这一战!
      遇到问题,咱们商量着办!”
      朱文正早有心理准备,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他不会蛮干,当即提出自己的要求道:
      “国家危难,侄儿自当全力以赴。只是叔父若要我来主持大局,还请答应侄儿几个请求!”
      朱元璋知道这事不好办,当即大度一挥手道:
      “直管讲来,叔父全力支持你
      他要是提前知道朱文正要说什么,恐怕就不会这么大气豪迈了。

第384章 赶鸭子上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