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6章 闫家嫁女[2/2页]

乞丐逃荒,不死就行 鱼多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热闹是真热闹,也一定贵!
      闫家的姑爷牵着一头带了红布扎花的小毛驴,村口早有人去闫家报信。
      村里的小孩子们疯了一样又跳又喊,围着鼓乐不肯走。
      大姑娘,羞脸庞。
      今日要认新爹娘。
      好儿郎,莫慌张。
      明年就把爹爹当。
      ……
      媒婆头戴大红花,说着喜庆话。
      待到吉时,给新嫁娘蒙了盖头,背出门去。
      嫁闺女的心中有喜有涩。
      女儿长成大人了,他们两口子挑了又挑,给她找个好婆家。
      可过了今日,闫珍就是姚家的媳妇。
      旁观的人赞叹好大的手笔,不怪闫老头两口子使尽了办法凑嫁妆。
      新嫁女拜别爹娘。
      姑娘落下离娘泪,不见亲娘心有凄。
      自此踏上别家路,难再承欢父母膝。
      燕北的规矩各不相同,且百姓之间本就礼节粗简。
      白狼县多为外来户,如今更是杂乱难辨。
      野鸡岭镇上这一套婚俗流程,已经是数年来揉合后的俚俗。
      娘家人若是心疼闺女,就凑出双数的人送亲。
      路程相近的送到婆家,吃了酒菜再回返。
      实在距离远的,送出一二十里也有。
      还有那种随便给拿一两身旧衣裳,一个小包袱,到了日子把闺女推出门,这闺女就算嫁完了。
      闫珍她哥哥,带着村里儿女双全的年轻男子送亲。
      村里有这样的人家,提前都打听过闫老头或是闫王氏。
      原定就是不送亲的,不知怎么睡了一宿觉又改主意了。
      这临时抓人,也得亏是因为农忙,出去做短工的人在家呢。
      今年夏天,徐家和陈家也要办喜事的。
      陈家兴反应倒是快,直接定下在场帮忙的小伙子们陪他迎亲。
      叶青竹肯定算一个的,还有侯大叔家的侯照续,也就是侯腾他大堂哥。
      侯腾大名其实叫侯照腾,村里叫习惯了就改不过来。
      还有卢换和徐麦冬。
      徐家日子靠后,等他成婚时,迎亲的壮小伙又少了一个。
      徐麦冬凑到叶青竹身边道:
      “青竹,你家兄弟多,到时候可得帮你冬哥我一把。
      我可提前打招呼了,到时候你家老三老四都得来啊。”
      叶青竹含笑应下:
      “你放心,我们兄弟肯定一个不落。
      你要是乐意啊,小六和长久也给你。”
      少年们哈哈大笑,六子和长久还是孩子呢,实在够不上岁数。
      等送亲的人回返,闫家帮忙的人都散差不多了。
      办席面吃剩下的菜不多,闫王氏给每家都分了一碗。
      菱角笑着接过一碗,面上看着有两块肉。
      姐妹三个端回家一倒碗,底下都是酸菜。菱角用凉水刷着碗准备还回去
      雅儿道:“就知道没那么好心,还真让我猜着了。”
      菱角道:“又不是亲戚,有好东西也得紧着闫王氏她娘家吧?”
      盼儿安慰小妹妹:
      “馋肉啦?五姐给做!
      昨天刚跟人娘家孩子闹成那样,怎么还能指望今儿多吃她一块肉呢?
      面子做的好,村里人都看着,那酸菜上边还摆了两块肉呢。”

第246章 闫家嫁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