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小丑竟是我自己?
廉颇很羞愧,什么叫格局,蔺相如这个就叫格局!
廉颇也不是敢做不敢当的人,觉得自己做错了,立刻负荆出战。
赵括的母亲极力进谏,表示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适合担此重任,但这个时候,赵丹已经听不进去这些话了,他只想尽快赢下这一仗。
于是,分不清是天才将领还是极致倒霉蛋的赵括登场了,秦国为表敬意,暗暗替换了主将,由秦武安君,白起接战!
廉颇那个恨啊,赵王傻了不成?长平一战是我提不动刀了吗?是赵国真的处于劣势,不适合出战啊,可惜,赵丹一律不听不听。
赵括上线后,全盘否定了廉颇制定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将官,可能,赵奢那句破赵者必括也,让他心里总觉得卡了根刺吧,他极力想要证明自己,打一个漂亮仗
可惜,刚出新手村,对面却是战国大魔王白起,这是他一个萌新能打的Bass吗?你就算换李牧、廉颇对上,都不一定能赢呢!
这一战,赵军惨遭大败,主将赵括被射杀当场,赵军四十余万人尽数死绝,赵国,元气大伤!
有人说,那个时代不可能有几十万大军的大战,但……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些运粮、运物资的民夫,披上甲,持长戈就是一个合格的士兵呢?
春秋、战国,天下乱了几百年,几乎是年年都有战争,那个时代的青壮男子,很多人或许不识字,不会制作工艺品,但他们绝对有习武、会打仗。
毕竟,在那个时代,不习武,战争来了你拿什么保命?儿歌三百首吗?
言归正传,长平之战结束后的第二年,秦军包围邯郸长达一年多,赵国几乎灭国,全靠楚、魏两国军队援助,邯郸之围才算解除。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栗腹和赵国交好,结果栗腹回国后却向燕王提议说赵国的壮丁都死在了长平,遗孤还没长大,我们可以乘机进攻赵国。
燕王喜信了,觉得赵国弱了,可以欺负一下,于是出动了两支大军,两千辆战车,令栗腹率军进攻?城,卿秦率军进攻代地。
赵王那个气啊,咋,你燕国也想欺负人,你也配?
他立刻派廉颇领兵反击,在?城大败燕军,斩杀栗腹,俘虏了卿秦、乐闲,随即又包围了燕国都城。
咳咳……有没有觉得很熟悉?明明是侵略战争,结果打成了首都保卫战!
燕国趴了,以割让五座城池为条件请和,赵王于是答应停战,廉颇以功加封信平君,任假相。
这一战,赵军在廉颇的指挥下,利用燕军轻敌、疲劳的弱点,赵军同仇敌忾的优势,扬长避短,痛击燕军,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此后,公元前245年,廉颇率军攻取魏地繁阳……合着拿魏国当经验包了!
同一年,赵孝成王赵丹去世,他儿子赵悼襄王继位。
这位一上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让乐乘代替,廉颇因受了排挤而大怒,居然率军攻打乐乘,打得乐乘逃走。
打仗的时候很爽,打完后廉颇后悔了,这都干的什么事啊,赶紧跑路吧,于是乎,名将廉颇离开赵国投奔魏国。
在魏国,廉颇住了很久,魏王虽然收留了他,但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这正常,谁让廉颇以前老拿魏国当经验包刷呢!
与此同时,赵国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后悔了,想再次任用廉颇,同时,廉颇也想再次为赵国效力。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毕竟两者都是乐意的,可惜,廉颇遇上了战国第五大名将,战神郭开!
战神郭开是个什么人就不用多说了,反正战绩非常辉煌,廉颇被他一坑,直接丧失再次为赵国效力的机会。
此后,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后,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毕竟是名将,楚国还是很喜欢的。
可廉颇在担任楚将后,却再没有建立什么功劳,大概,也是像田单一样,没那个心思了!
而他心心念念的赵国,终究未曾再次启用他,以致于廉颇抑郁不乐,最终客死楚国寿春之地。
反转在于,廉颇只是守了长平三年,结果很多人觉得他不能打,是战国四大名将中的水货……
廉颇表示很冤枉,燕、齐、魏、秦四国也表示很冤枉,伐齐、伐魏、破秦、围燕,这么辉煌的战绩你说人家是水货?那被水货打爆的他们成了什么?渣渣?
【上榜奖励:恢复巅峰状态,延寿三十载,功法《建木长春经》灵脉一条】
廉颇:客死他乡!!!
第300章 我就守个长平,你说我不能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