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韩林儿是累赘吗?确实是,毕竟当时的天下,除了北方那些红巾军,其他像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这些人都是不认韩林儿的。
      老朱之所以愿意救韩林儿,更多的是想兼并北方红巾势力,可就因为张士诚派吕珍进攻安丰,北方红巾死伤惨重,显然不行了。
      累赘就累赘吧,这时候老朱根本没想好要怎么处理韩林儿,便把他安置在了滁州。
      而就在这段时间内,陈友谅细心的发现了机会,果断率兵发起了反攻,结果被朱文正、邓愈死死拦在洪都城前。
      至正二十三年,即公元1363年7月,老朱亲统二十万大军兵发洪都,陈友谅知道后,立刻撤下围攻洪都的兵马,全力迎战老朱。
      8月29日,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大战,这一场战争虽只进行了三十七天,但却一点不比什么垓下之战、昆阳之战来得差,毕竟这也是一场事关天下归属的大战。
      胜者,天下在望,为一朝太祖,败者,身死族灭,为天下笑尔!
      这是一场被称之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的战役,双方各展奇谋,各逞雄威。
      这一战,老朱趁陈友谅大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的大好时机,先派人断了陈军退路。
      随后集中兵力,以陈军船只太大,移动缓慢的弱点,巧用火攻,歼灭陈军主力。
      之后水陆并进,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此战同样能人辈出,有徐达率众身先士卒,毙敌一千五百余,大挫陈军威风的首战大胜。
      有张定边驾一轻舟纵横万军从中险些毙杀朱元璋的震撼。
      有丁普郎身被十余创,头断,仍屹立不倒的惨烈,嘛!简直堪称元末刑天了!
      当然,也有陈友谅征战不利,最后死于流矢的憋屈。
      此战之后,老朱率众火速反攻陈友谅的势力集团,兼并了曾属于陈友谅势力集团的所有资源,继而完成了一次实力飞跃
      至正二十四年,即公元1364年,元旦,朱元璋自称吴王,建百官司属,立嫡长子朱标为世子。
      虽称王,但老朱仍用龙凤纪年,以皇帝开局一只碗的朱元璋,打败了开局一张网的陈友谅与开局一根扁担的张士诚,扫平江南。
     

第193章 比如某个姓刘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