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喵了个咪,还来?李庭芝估计挺生气,额滴态度还不够明显吗?好嘛!这次就再狠一点,照例毁了招降书,宰了张俊,还把张俊脑袋挂在闹市示众。
      ?又宰了?这下元军不折腾了,这态度确实明显,那没说的,打!元军元帅阿术亲自领兵,进攻扬州。
      这次他们遇上硬茬了,没了衰仔影响,李庭芝火力全开,虽说无力反攻,但防守扬州……小意思啦!固若金汤知道不?
      扬州确实固若金汤,可惜啊!时局已经变了,就在1275年,十月里,元廷丞相伯颜跨马入临安,谢太后携小皇帝向元廷投降,宋廷亡了
      阿术得到消息高兴极了,你李庭芝不是守城固若金汤吗?这下宋廷都没了,没援兵,没粮草,坐吃山空,你拿什么跟咱斗?
      一声令下,修工事,阿术表示不打了,就围起来,把扬州围死,等着扬州粮尽投降。
      阿术的计策成功了,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到冬天扬州城里就没粮食了,人间炼狱再一次上演。
      扬州城里,每天都在死人,街道上,濠水里,死尸无数。这等境况下,投水死的已经是幸运者了,因为死街道上的……全尸都留不下,人一旦饿极了,什么都敢吃。
      没粮食,人相食,李庭芝很绝望,但更绝望的却是谢太后和小皇帝下的诏书:劝降!一国太后,一朝天子,归降敌国后劝降旧臣。
      李庭芝没听,他登上城头答复使者说:我奉诏守城,没听说有诏令投降的!死守,拿命守城。
      劝降一次,李庭芝本以为这绝望不会再经历了,谁知没多久后太后和小皇帝的使者又来了,还是劝降。
      李庭芝直接不理了,命手下将士放箭射杀了使者,才终于清静。
      1276年3月,大将夏贵降元,不久后,许文德、张思聪、刘兴祖也因为粮食耗尽降元,环顾四野,战友一个也无,举世皆敌也不算夸张了!
      许是觉得火候差不多了,阿术再次派使者劝降,李庭芝很有礼貌的给他开了门,然后……又宰了一个!
      哇哦!三杀!这下没使者敢进扬州了,这个书生太狠,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不是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吗?】
      张仪:命苦莫要怨政府,自己没本事,怪谁?
      王玄策:这事儿提醒我们,没那能力别出去浪,容易浪没了!
      班超:点个赞!不过本官真心觉得出使他乡挺容易的。
      众人:……
      大汉西域一片天,谁见超哥不递烟?
      【粮食,还是粮食,官府的粮吃完了就找富商大户的,都没有就吃树皮、吃草根、吃麦皮,反正打死不投降,死扛到底。
      狠人、忠臣、铁骨铮铮!阿术作为敌人都服了,特意为李庭芝向元廷求情,请求赦免李庭芝焚毁诏书的罪行,要求他投降。
      元廷同意,又下了一道诏书,赦免李庭芝罪行,还保证投降后优待多多,高官厚禄、富贵荣华,只要投降立刻能拥有,李庭芝还是拒绝。
      此刻,这书生已然抱有死志,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纵然身处绝境,不见光明,但傲骨不屈,任你元廷纵横天下,无敌于世,亦不能叫我屈膝,左右……不过一死罢了!】
      李定国:书生,狠的是真狠,软的也是真软!
      张巡:壮哉李庭芝,傲骨凛凛!
      孙承宗:有幸同列一榜,承宗唯敬先贤!
      王禀:太原、扬州、江阴……无数事件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平时没事儿多存点儿粮食,关键时刻用得上!
      众人:……
      老将军您咋就想着这个?

第140章 傲骨凛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