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视频缓缓浮现:
      一个懵懂稚子,自小刻苦读书,志存高远,因敬慕文天祥的气节,悬其像于座位之侧。
      八岁时,穿红衣乘马游玩,大抵邻家老者觉得有趣,戏言:红孩儿,骑黑马游街!于谦应声作答:赤帝子,斩白蛇当道!
      对联不仅工整,而且气势非同寻常。
      汉室第一帝:这对联不错。
      汉室第一帝修改称号为赤帝子!
      西楚霸王赤帝子:刘邦,你可要点儿脸吧!
      赤帝子西楚霸王:你管我!
      二十三岁,即永乐十九年时考取进士,踏入仕途。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叛乱,于谦随朱瞻基亲征。
      朱高煦归降后,朱瞻基让于谦数落他的罪行,于谦声色震厉,将朱高煦骂得抬不起头,朱瞻基很高兴,当即任命于谦巡按江西,平反冤狱数百起。
      宣德五年,于谦被朱瞻基越级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在两地广施德政,加筑堤坝,以御黄河,又资助边防,恩威远扬,盗贼不敢露面。
      正统初年,内阁还是“三杨”主政,三人很是重视于谦,只要是于谦的上书,早上递上,晚上就能得到批复,然而三杨离世后,王振开始作威作福,大肆收受贿赂。
      于谦每次进京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礼品,难道还不能带点儿土产去?
      于谦闻言潇洒一笑,甩了甩两只袖子:只有两袖清风!还特意作诗《入京》以明志,由此招致王振记恨。
      随后王振指使官员弹劾于谦因长期未得晋升而心生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将他投到有司论处死刑,关入狱中三月。
      淮右布衣:咱不是立了块碑,言明宦官不许干政吗?这阉奴安敢如此跋扈?
      宣德:……
      朱瞻基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这不是处理政务太累吗,他就教了一下宦官读书,哪知道后面还读出来一个这么厉害的,差点儿让大明不及百年而亡。
      于谦入狱后,山西、河南两省百姓群情激愤,联名上书求情,王振顶不住压力,就随意找了个理由,称他要抓的于谦是另一个,这位只是重名了,于是放他出狱,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囚禁在山西。
      然而民怨显然不是这么好消除的,两省百姓、官吏甚至是藩王都请求于谦留任巡抚,王振无奈,只能让他继续当巡抚。
      于谦前后任职十九年,便是父母去世,等他办完丧事返回仍旧起用原职。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北京,任职兵部左侍郎【注:明朝以左为尊】:???
      大汉名将张飞:先生很贴心啊!
      曹丞相:不是一直以右为尊吗,谁给改的?
      朱元璋默默看着没说话,什么以右为尊?他是皇帝,规矩得由他定,以左为尊就是这么定下的。
      正统十四年,瓦剌进犯,朱祁镇被王振忽悠亲征,打出了土木堡之战,三代积累一朝丧尽,武勋集团更是自此式微。
      永乐:几十万大军都败了,这是怎么打的?
      朱棣想不明白,更可惜的是视频是以于谦为主角,土木堡之战只有前面一段,战争那一段完全没有,毕竟于谦留守京师,没有参战。
      乾隆永乐:是不是特熟悉?有没有想到李景隆?
      永乐:………
      土木堡大败后,朱祁镇被俘,瓦剌接连入侵边防,消息传到京师,朝野震怖,侍讲徐?【徐有贞】……
      曹丞相:孤说呢,这小子居然换号!
      

第27章 北京保卫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