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2章 提前一年的盘算[2/2页]

乡村之巨变 温岭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所以,陈扬要创办一个养猪场。
      而且不是小规模。占地近一亩,存栏数至少达到一百条。
      这个计划,将在春节以后展开。
      现在是腊月,出入陈扬家的村里人开始多起来。
      除了来看电视的老老少少,主要是从外地做生意回来,到陈扬家还钱的。
      最初,陈家村在外地做生意的村民,总数多达一百三十几。
      现在,这一百三十几人开始分流。
      有的人在外省市扎根,有固定的销售点,每年过年才回家团聚。
      有的人在路桥扎根,搞起了小商品批发。
      大部分人还是坚持原来的方式,搞长途贩销,一个月搞一趟或两趟。
      也有一些人,经营不善造成亏本,败下阵来后回家继续务农。
      这很正常,有的人天生擅长经商。而有的人,怎么教他也没有用,他根本就没有经商的细胞。
      陈扬借出去的钱,有五户人家,共九百多块难以收回。
      陈扬不仅免掉利息,还不逼债,只是要求有钱时再还。
      这也是陈扬的用心之处。说白了,陈扬是在收买人心。
      在这些人里,陈扬最佩服三个。
      其中一个就是“豆腐”蔡根夫。
      腊月廿三,豆腐和老婆童玉芬一起,来找陈扬还钱。
      豆腐的生产越做越大,以前只借两百块,最近却借了三百块。
      借钱或还钱,现在都在陈扬家的二楼进行。
      三百块及其利息放在茶几上。
      两口子也是客气,利息是按两分计算的。
      陈扬没动三百块,而是把利息拿过来,收下一分半,多余的还给童玉芬。
      “扬,你又送人情了。”童玉芬说。
      “嫂子,先把钱收起来,咱们再说话。”
      童玉芬道声谢,收起陈扬退回的利息。
      陈扬也把收到的利息搁进口袋。
      蔡根夫说,“扬,明年我还得用钱哦。”
      “没问题,你要多少?”
      “五百块,可以吗?”
      “你们稍等。”
      陈扬再拿来两百块,连同茶几上的三百块,一起推到童玉芬面前。
      童玉芬稍有犹豫,“这……”
      陈扬笑道:“我要改革一下。钱你们拿去,利息的计算时间,从正月十六开始计算。”
      “可是……”
      “嫂子,这是为了你我方便,没别的意思。”
      童玉芬指了指蔡根夫,“扬,我也没别的意思。我是担心他,春节期间拿着钱出去赌博。”
      陈扬笑了。
      蔡根夫苦笑,“我已经半年多没摸牌了。”
      陈扬还是把钱交给了童玉芬。
      蔡根夫写了借条,并让老婆签字画押。
      送走两口子,迎来两兄弟。
      这两兄弟,林国明和林国清,是陈扬的“新客户”,建立借贷关系还不到两个月。
      陈扬为什么佩服两兄弟?因为两兄弟都是大字不识一百,却把生意做到了tj市。

第202章 提前一年的盘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