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1章 听调不听宣[2/2页]

女帝的近身假太监 林柏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各地百姓起义不断,瓦剌不断扣关,年年征战之中,忠于朝廷,皇帝能调动的兵马,基本上都战死得差不多了。
      还存在的那些总兵,要么就是对朝廷彻底失望,要么就是明哲保身的主儿。
      而且,最气人的是,朝廷的财政崩溃了,光是士兵的欠饷,有得甚至几年没拿到一分钱了。
      试问这种情况下,这些士兵还会为你女帝,为大梁去拼死吗?
      没有粮饷,一般是总兵自己想办法!
      他们从哪儿想办法?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朱成寿!
      这货打流寇、瓦剌不行,祸害老百姓倒是牛皮。
      这时期,百姓畏惧梁军比流贼还甚!
      朱成寿抢了百姓的钱粮,给自己的士兵发响。
      士兵吃的是他的粮食,端的是他的饭碗,自然只知道有自家总兵,而不知道朝廷。
      抢到金银、粮食的朱成寿也是膨胀了,疯狂招兵买马,硬是扩充到了十万人。
      朝廷、女帝都知道他在干什么?也知道他做了什么事情?
      奈何……
      因为要剿匪,因为要对抗瓦剌,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谁让你朝廷发不出饷,还不能让别人想办法?
      可正因为这种纵容,时间一长,各地总兵都纷纷效仿,到现在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这些总兵一个个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
      听调不听宣是什么意思?
      朝廷可以下圣旨,让他们调动兵马参战,可皇帝要是让他们回大梁皇城述职,那是万万不同意的。
      理由也很简单……
      他们知道自己干的破事儿,就怕你宣他入大梁城,到时候女帝翻脸把他们拿下就麻烦了。

第131章 听调不听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