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夏侯懋这边,一早就决定任命他们为教书匠,他们甚至会受墨家弟子制约。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辩论会的前三天,夏侯懋才下旨让孙权来主持。
此时此刻,人们才想起来,海国还有个降臣司空。
人们从前以为,孙权一生都不会得到重用,因为他曾是吴王。
一旦他得势,必然在背后悄悄发展自己的势力,就像曾经的越王勾践。
然而海国没有伍子胥,也没有人去死谏海王夏侯懋。
于是,一些所谓的大儒,以及百家的一些所谓精英弟子,竟然跑去海王宫门前静坐。
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立功与扬名的好机会。
即便最后夏侯懋没有弃用孙权,他们这些所谓的大家,也会在天下扬名。
无本万利的事,人人都抢着去做,所以海王宫门前很快聚集了上千名人,其中就有兵家姜成。
原本他是不想来的,因为他不愿得罪任何人,他只想功成名就。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可是没办法,他既然是临时首领,所以是被百家弟子裹挟而来。
夏侯懋得知消息后笑了笑,随即出门与百家弟子见面。
“诸位,尔等之金玉良言,寡人已经听说了!
孙司空曾是吴王,他的一些事迹与为人秉性,在东吴并非秘密!
尔等可以说他心狠手辣,也可以说他有王霸之气,可尔等要说他会悖主谋逆,寡人是万万不能信的!
倘若有谁不服,可以找出证据!
如果有谁能证明,孙仲谋曾经干过一件悖主谋逆、背信弃义之事,那么寡人便将他这司空职位转任于他!”
有人当场就问:“太史慈被杀一事,难道不算不仁不义吗?”
“问得好!”
夏侯懋大喝一声,随即高声道:“关于这件事,寡人也是后来才知晓的!
首发:塔>读小说
人,的确是曾经的吴王孙仲谋派刺客杀的,太史慈当时也的确没有叛主!
那么为何寡人还要说,当时的吴王不算不仁不义呢?
当年孙伯符将军被刺杀,性命危在旦夕!
而其子孙绍少不更事,根本不足以担当大任!
孙伯符将军心知将东吴交到一个孩子手里,必然不能久守!
先不说外敌,就算是东吴内部,一个孩子也无法稳住局面!
于是,伯符将军想到了自己的二弟仲谋!
当初孙坚老将军的事,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吧!
不错,正是当初九岁的孙仲谋,孤身一人去讨回亡父遗体!
其胆识与谋略,绝非普通孩童可比。”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故此,伯符将军认为,把江东交到二弟仲谋手里,相比较而言要稳妥得多!”
“然而即便如此,东吴的文臣武将,多少都对这个少年主公有些轻慢!”
“每次军令一下,军营中便有许多将领认为不妥,随即便是议论纷纷!”
“诸位以为,当时的吴王应该听从诸将之谏言,还是诸将应该一言不发执行军令呢?”
听见这个问题,在场众人立即开始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有错就要改,时任吴王该听将军们的谏言。
也有人认为,军人该以服从军令为天职,即便错了也要执行。
之后可以谏言,但不是在没有完成任务之前闹情绪,甚至在军营中闹哗变。
夏侯懋见众人吵得不可开交,于是高声问道:“此事,兵家高人如何看?”
夏侯懋的威势不小,兵家姜成瞬间感觉自己被猛兽盯上。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他一边冷汗直流,一边忐忑的答道:“有错要改,否则会祸及三军!”
“好,说得好!可问题是,军令是对是错,该由执行军令的将军来判断吗?
倘若这是你家君王的某项对敌示弱之计,可你却在军中闹哗变,这个责任你是否承担,你又是否有能力承担?”
姜成闻言猛的一惊,因为夏侯懋说的事极有可能发生。
夏侯懋见他不说话,又接着说道:“一次军中哗变,将士便会对君王失去三分信任!
最多两次,就算领兵将领不想造反,士兵们也会无心追随君主!
那么这样的军队,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咱们再反过来推演,倘若君王的军令的确有问题,甚至会祸及三军。”
“那么,诸位以为,领兵将领是否如上述所说,直接在军中高谈阔论,使得军心动摇呢?”
哗~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个问题抛出来,现场百家弟子再次激烈讨论起来。
讨论到最后,七成百家弟子都认为,孙权其实没有错。
太史慈虽然忠心,但是不该议论自家君主。
而孙权呢,以如此激烈的方式处置臣子,多少有些残忍。
最后,夏侯懋抛出一个问题,“明日辩论会,倘若诸位愿意费心,请给出以上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夏侯懋说完,恭敬的拱手拜了拜,算是给足了百家弟子颜面。
众人恭敬回礼,他们在一瞬间,都认为夏侯懋是明主,理由是夏侯懋头脑无比清明,而且礼贤下士。
另一边,司空府孙权听说这件事后,顿时苦笑不已。
他本以为,自己明天也就是个打酱油的,夏侯懋一定会派重臣旁听,而海国重臣才是主裁判。
经过百家弟子这么一闹,再经过夏侯懋抛出问题,他孙权直接成了议论焦点。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第一百四十一章 诸子百家不团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