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鸿章督任直隶[2/2页]

百年争战 路人四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势,首重畿辅,中原有事,患在河防;中原已无事,此后祸患皆在海防。筹建北洋水师,靡费甚重,断非一日可成;练兵以制器为先,吾即奏请两宫,先行扩建天津军火机器总局,机局一应员弁,除仍多雇佣洋人外,其余缺员,吾即致书恩师,速自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调派。
      丁日昌道:制器虽属紧要,然中原甫定,发、捻余孽犹在,李帅切切不可掉以轻心。
      李鸿章道:内外兼顾,表里皆修。吾即奏请,先前开缺之淮将、裁撤之淮勇,皆须转为经制之师,择机调驻直隶各口;传吾口讯,潘鼎新、周盛波等,暂停省亲,速即整饬旧部,接令即行。
      两宫太后接毛昶熙、李鸿章奏章,急召军机大臣议商。
      慈禧太后道:塘沽、登州、牛庄三口通商之处,不必专设大员,所有洋务海防均宜责成直隶总督悉心经理。毛昶熙之奏言,可乎?李鸿章之增扩机局、募兵护直、构筑粮台、疏浚河道、添设海关税衙,准乎
      恭亲王奕?道:启禀皇上、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政令不一,士民无所适从,宜会合督臣以一事权。办机器、购洋枪、置洋炮、造轮船,凡有益于国家者,有请必行。
      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文祥上言:启禀皇上、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毛昶熙曾言,功成而喜者,常人之同情;功成而惧者,圣人之远虑。其人功成释兵,全身而退,无一丝游移,其老成谋国,於斯见之。
      慈禧太后道:李鸿章、毛昶熙等所奏,毋庸再议。速传谕旨,天津洋务海防,较之保定省防,关系尤重,必须专归总督一手经理,以免推诿而责专成。便宜行事之见,直督应于海口春融开冻后,移驻天津;至冬令封河,再回省城;如天津遇有要件,亦不必拘定封河回省之制。
      文祥道:启禀皇上、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倭人柳原前光、花房义质等来京叩访,屡欲签约定规,奴才不敢定夺,恳请皇上、皇太后谕旨。
      慈禧太后道:六爷何意?
      奕?道:倭国之人天性凉薄,与之交往,须慎之又慎。
      慈禧太后道:传谕旨各省督抚将军,速即协奏与倭国签约定规事宜。
      安徽巡抚英翰甚恶倭人,上疏曰:倭虽属弹丸小国,然其欺软怕硬,骤然交往,恐贻后患。
      直隶总督李鸿章与两江总督曾国藩函商良久,上疏曰:闻该国自与西人定约,广购机器兵船,仿制枪炮铁路,又派人往西国学习各色技业,其志固欲自强以御侮。究之距中国近而西国远。笼络之或为我用,拒绝之则必为我仇。将来与之定议后,似宜由南洋通商大臣就近遴委妥员,带同江浙熟悉东洋情形之人,往驻该国京师或长崎岛,管束我国商民,藉以侦探彼族动静,而设法联络牵制之,可冀消弭后患,永远相安。

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鸿章督任直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