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禹道:路未穷尽,此生未了,诸位兄弟且再随吾,入豫赴川,重整天国。
张宗禹言罢,督率18战骑,连夜奔走,三更时分,摸入荏平境内一村落内,??寻地酣睡。
翌日清晨,众人梦醒,独不见梁王身影,寻遍四野,徒骇河边,仅余张宗禹之双履。
西捻军灭,李鸿章速即上疏:官军业已全歼西捻匪众,贼首张宗禹亦已投水自毙,微臣谨将大概情形,先行驰奏,以慰宸廑,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
左宗棠知悉,甚忿,不以淮军歼贼为然,亦不上奏请功,以生要见张宗禹之人死要觅张宗禹之尸,督军四出,多方搜剔,。
赖、张二捻皆灭,两宫喜泣,速谕内阁,赏还李鸿章黄马褂、双眼花翎,赏加太子太保衔、协办大学士,补授湖广总督;赏加左宗棠太子太保衔,撤销历次处分,与丁宝桢、英翰等一并交部照一等军功议叙。
左宗棠接旨,甚忿,不以淮军歼贼为然,以生要见张贼宗禹之人死要觅张贼宗禹之尸,督军四出,多方搜剔。
李鸿章怒气冲天,致函曾国藩:此次张捻之灭,天时地利人和实兼有之,?一左公?到底。其人阿瞒本色,于此毕露,不知胡文忠公当日何以如许推重也。
鸿章函罢,复再上疏:捻逆倡乱已历十数年,虽未多据城池,其善攻善守亦不及粤匪,而剽悍善战实过之。
现任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接办年余,谋定后战,虽未立见速效,而长墙围制之策,实已得其要领,臣得变通尽利以竟全功,实自曾国藩开之。且自回任后,事事与臣和衷共济,筹饷筹兵不遗余力,忠恳之诚无间去留。
现幸仰托圣主威灵,中原底定,可否分别加恩以慰忠荩?此外凡剿捻以来文武大员,诸色官吏,因公牺牲,为国捐躯,没于王事者,可否饬部查明一律推恩,用广皇仁而作士气。
两宫接奏,迅下谕旨,加恩赏赐曾国藩一云骑尉世职。
曾国藩接旨,亦多感慨,致书李鸿章曰:自去秋以来,波澜迭起,疑谤不摇,宠辱不惊,卒能艰难百折,了此一段奇功,固自可喜,德力尤为可敬。
西捻军完灭,朝廷赏赐甚优,左宗棠闷闷不乐。
刘松山等一再恳劝。
左宗棠道:剿除张捻,乃吾皇恩赐极大之重任,奈何屡失战机,到头却为他人作嫁衣裳。
刘松山道:戎马倥偬,战事无常,左帅已尽全力矣。
左宗棠道:以河圈制,游师追剿,本吾与李鸿章既定之策,然李氏以统军之权,尽遣淮人角逐,吾师惟有作壁上观,望贼兴叹。吾非伸秦师而抑淮勇,然李氏前后所为,确属好大喜功,矫揉造作。
是日,左宗棠再奏:伏思逆捻乘冰桥过山西,臣疏于筹划思谋,咎无可辞;追贼于山西、河南交界,未能早日完事;待贼逆窜扰山东,窥探天津、直沽,臣且防且剿,又未能于限定之日歼灭逆贼,臣之调度无方,已可从中窥见一斑,伏乞皇太后皇上收回成命,则臣稍收忧愤之心。
两宫接左宗棠奏章,又谕:左臣千里追剿,劳苦功高,着毋庸议。陕甘军务紧要,左臣宗棠务必统率刘松山、郭宝昌、喜昌等军,由晋渡河入秦,节节扫荡?州、延安、绥德、榆林等处茴匪;左臣入秦之前,先行进京陛见。
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军穷途末路(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