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之军列队反击;松山自率主力,强渡滹沱河,抄袭西捻军后路。左宗棠、宋庆、张曜闻知,亦分率大军,火速加入战场。
张宗禹不敢再战,督率残部,遁退冀南。
左宗棠欣喜刘松山之智勇,速即奏请刘松山为翼长,总统追剿大军。
不日,圣旨至,两宫谕令恭亲王奕?为大将军,统领各路大军,左宗棠、李鸿章为参赞官,各统一军;宋庆、张曜、陈国瑞及春寿之马队,暂归李鸿章节制。
左宗棠叹曰:李鸿章淮部今已进抵直隶,南辕北辙,与事无补!吾所事无成,何敢多腾口说,计惟有尽心干去,委曲求济而已。速传吾令,张曜、宋庆、陈国瑞三提军及春寿副都护之吉江马队,即交李少荃处;张捻千里奔袭,辎重、军械尽失,此灭贼最好之机,可惜之至。
郭宝昌道:启禀左帅,吾与寿卿老湘营,视贼所向,昼夜追剿,未尝一日休息。两宫既下圣旨,吾等可否整顿兵马,暂歇几日。
刘松山道:张捻惶惶,似有溃意;吾等稍一迟钝,或又放虎归山。
左宗棠道:张捻自宜川偷渡黄河,吾忧愤欲死;今贼泅渡漳河,窜犯河南,吾即亲当一大统领,督率一万九千余众,逐贼至天涯海角。为防贼窜溢,吾即奏请保定防军移驻滹沱河以北,逐次跟进;山西官军严防天井关、封门口,坚守晋南。
刘松山道:启禀左帅,兵法云: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左帅若竟全功,务必厚集兵力。张捻强渡漳河,窜犯豫北;宋庆、张曜本乃豫军,保家卫乡,自属本分。程文炳、郭松林、杨鼎勋部近在咫尺,左帅亦可召而用之。
左宗棠茅塞顿开,急切道:张捻现居于运河、黄河、卫河、漳河之间,吾即咨请李鹤年、李鸿章、英翰等,暂借宋、张、郭、杨及程文炳五部一用;亦如涤老,画河圈围。
刘松山道:河浅地广,百密有疏,左帅须作最坏之算。
左宗棠道:黄河滔天巨浪,贼无以渡,南方无恙;卫河西岸,早布重兵,防贼逃出升天,再扰豫鄂完善之区;贼若强渡运河,不可强阻,李鸿章、丁宝桢、恭亲王、都兴阿诸军云集冀鲁,正可围而歼之
1868年3月下旬,西捻军自成安泅渡漳河,即由彰德,奔袭卫辉、怀庆,冀渡卫河入晋。
左宗棠迅令刘松山、郭宝昌、程文炳三部蹑踪角逐;张曜、宋庆二部绕前堵截,坚扼卫河;郭松林、杨鼎勋部星夜入豫,以为后援。
张曜、宋庆得令,迅至卫河,抢占渡口。西捻军西进遇阻,遂折返东进修武。
3月29日,刘松山、郭宝昌、程文炳三部追至封丘,趁夜偷袭,一举击破西捻军二十余座营垒。
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军穷途末路(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