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章 上洛[2/2页]

加贺齐藤 武士之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派来的城代让地方睡时,元信却对城代说:“多谢您在替我守护这里,我回来能够看下祖先的坟墓,我感觉还是很不错了,至于住嘛,我还是住到外城的鸟居老人家去吧。”
      说完,元信便和妻子以及随从们去往了鸟居老人家,安顿下来后,老人叫来了三河的饭食,元信在吃到自己家乡的饭食后觉得很亲切,这毕竟是松平家祖辈生活下来的地方啊。
      就餐完毕,元信便让妻子濑名先退下,他和鸟居开始了一番谈话,老人首先对元信能够平安的回到冈崎表示了高兴,其次他说道:“主公,方今天下大势,乃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乱世,天下的大名们无不为上洛京都而做着准备和厮杀,素有‘尾张之虎之称的织田弹正忠信秀,于前日病逝,而他的几个儿子中,最有潜力的吉法师,也就是信长,也继承了家督之位,并扫清了所有对他的反叛,团结了家中所有的力量,力图能够继续实现他父亲对于‘勤皇的理念,想必主公还是有所耳闻吧,其次,我似乎听到了消息说,今川义元集结了军队准备上洛,实现他称霸天下的夙愿,而他要前往京都的路上,首先要面对的正是信长,而义元似乎对这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不太在意,我认为,他可能会遭遇到一场可怕的失败,所以,我的意思想必主公也明白,我就不多说了,还是请您多说下您十多年来在骏府的生活吧,在下也想听听。”
      元信道:“忠吉啊,你可老多了,可要多注意身体哦。”
      忠吉摆摆手,脸上显示出一脸无畏的表情,说:“没事,老夫能够活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况且我三河,还有您这位英明的主公,殿下,我想这十多年,您不在的时候,三河人的生活您已经看到了吧。
      元信默默的低下头,似乎已经不做声了,他知道,这次回来,家臣们是多么希望他能够留在这,带领家臣们重整三河的雄风
      但是,现实却让元信不得不放弃了这样的念头,如果,自己在这一次,反叛的话,第一,自己是无法短时间能够聚集那么多的军队,来对付义元的围剿,其次,自己现在是个武士,武士道的思想其中一条就是忠君,忠于主君,反叛对于武士的名誉是有很大影响的。比如说1582年,织田信长的家臣明智日向守光秀率领1万多人发动了著名的本能寺事变,杀死了织田信长,取得了朝廷对于征夷大将军的册封(那时,室町幕府已经灭亡),但是,在随后的时间,光秀本来想取得就近几家大名的支持,但是,却因背上反贼的骂名而无功而返,到最后,在与秀吉在山崎合战中,以一万多人对4万人,结果是,惨败而死。
      终于,在经过短暂的探亲之旅后,元信很快的就回到了骏府。而骏府上下,现在最上心的事情则是上洛京都,而其中最反对上洛的则正是号称东海道第一智将的太原雪斋,他曾经不止一次的找过义元,让他放弃这种念头,至于,为何要放弃这种念头,我认为主要还是几个方面,首先,是来自宿敌织田家的威胁,信长作为织田家年轻的一派,在经过了几次与兄弟的战争后,逐渐统一了家中的一切力量,势必对义元向中央进军,造成不可小觑的阻力,正是其一,其二,则是三河,松平家的家臣无时无刻不想重新恢复松平家过去的荣耀,假如,在义元上洛途中搞个后院起火,前面在加上织田的阻挠,这可就成了灭顶之灾了。
      所以,鉴于上面的因素,雪斋不止三番五次的去向自己的学生谏言,而义元也出于对老师的敬重,而答应了老师的请求。
      弘治元年(1555年)10月,用尽一生精力教出两个自己最得意得意学生的雪斋禅师去世,享年60。
      他获得了“宝珠护国禅师”的称号,也算对他这一辈子有了个交代。
      失去了家中军师的今川家,又迎来了大将朝比奈泰能的去世。
      可是这丝毫阻挡不了义元问鼎中原的决心,上洛,“洛”取自我国东汉的首都洛阳。
      所以上洛,即为上京(京都),上京就意味着自己能够对天下发号施令。
      但天下武士虽然是归室町幕府管,实际上是风雨飘摇,正如我在本书开头说过。
      义元想,既然要打到京都,就要有雄厚的实力和军队支持。
      永禄三年(1560)五月,义元动员了两万五千人,准备开始上洛,而第一战,势必要和织田一决高下,这是两个强大家族之间的较量,但一个完美的腹黑主义者,是绝不容许自己有任何损失,他思前想后,决定派冈崎的元信,给自己当先锋。
      就这样,史上最著名的桶狭间合战即将开始,而这也是元信的首战。

第三章 上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