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鞑子再次来犯,我农场依然稳如磐石。”
徐若惜顿了顿,继续道,“夫君常说,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虽然我们不惧怕鞑子,但我们要准备充分,以应万全。萧总管、侯总管乃夫君左膀右臂,当挑起重担,妾身相信你们,你们尽管放手施为。”徐若惜一番话,,展示了对下属的信任。
萧懿、侯成起身向徐若惜行礼,“夫人放心,我们誓死护卫农场周全。”
随后,众人集思广益商议策略,整军备战为核心议题。
与此同时,崇祯的御案上也摆着杨易的密奏,密奏提醒防范鞑子入寇。崇祯招来兵部尚书杨嗣昌商议,杨嗣昌道,“陛下,鞑子来犯是必然的,然断言今秋来犯未免太过武断。”
崇祯盯着杨嗣昌,“文弱以为鞑子何时来犯?”
杨嗣昌沉思片刻,“鞑虏行事叵测,臣不好断言,然加强边境防务是应该的,微臣对边境将官做了考核,不日将结果奏明陛下,适当对将官调防,巩固防务。”
崇祯颔首道,“文弱有心了”
杨嗣昌又道,“剿贼乃重中之重,只有剿灭了流贼我们才能全力应付鞑虏,这杨易如此分心,于剿贼不利。”
崇祯想了想,在杨易的密折上朱批道,“北方军务朝廷自会安排,汝当尽心剿贼!”
……
襄阳,总理行辕周边的街巷非常安静,岗哨密布,不许闲人逗留,不许有喧哗吵闹声。
行辕大门外,官兵如林,明盔亮甲,刀枪剑戟泛着寒光。两行旗帜整齐排列,杆高一丈五尺,旗方七尺,火焰杏形黄旗边。每一面旗帜中心绣一只飞虎,按照五行相克原理而颜色不同。如,青色旗帜代表东方,飞虎则为红色;代表南方的旗帜为红色,飞虎为黄色。这些旗帜叫飞虎旗,为总理行辕的门旗。
咚咚咚,三声炮响,辕门大开,从辕门到大堂,宽阔的青砖甬道旁两队卫士严阵以待,各色旗帜按照五行方位插着。大堂名叫白虎堂,台阶下两面七尺长的豹尾旗,旗杆头似一把利刃,这是军机重地的标志。门外站满护卫,大小官员非主将号令不许擅自入内,违者拿办。
第一次鸣炮后,文武大员陆续进入辕门,在白虎堂外肃立等候。第二次鸣炮后,大堂内奏起军乐,军务总理熊文灿身穿蟒袍,腰系玉带,头戴乌纱,在一群官员的簇拥下进入大堂,身为副总理的杨易也是蟒袍加身,跟在熊文灿的屁股后面进入大堂。
熊文灿在大堂正中间围有红缎的楠木公案后坐下,两个年轻而仪表堂堂的执事官捧着尚方宝剑和总理辅臣大印肃立两旁。熊文灿的公案宽大气派,摆放有文房四宝、令箭筒、惊堂木。
若是单单一个总理,彼此位置一目了然。但现在偏偏多了一个副总理,副总理的位置该在哪里,可让行辕的文吏们着实费了一番神。他们琢磨来琢磨去,将副总理的公案摆放在总理公案左前方。为了区分尊卑,副总理的公案小了许多,铺设着青色锦布。
杨易坐到公案之后,明显感觉比熊文灿矮了一截,低头一看,熊文灿的公案下有个台阶,而自己的没有。杨易自我安慰道,我是副总理,就应该比总理矮一头。陆青和陈启新站在杨易身后。
第429章白虎堂议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