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1章土豪军[2/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改革牵涉太多,十年八年也未必有效果。但鞑子随时能来犯,崇祯可不想下次鞑子来犯时又如同这般丢脸。
      李邦华道,“陛下,其实很简单,多几支密丰军这样的军队鞑子就不能恣意妄为。朝廷可寻找几位良将,督促其按密丰军一样的配置练兵,钱粮优先供给,最多一年定能成军。”
      李邦华的建议很合崇祯的胃口,区区几千密丰军就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多练几支就是。更重要的是崇祯任务,这样的军队人数少,自然耗费也少,朝廷养得起。
      崇祯点点头,“朕听闻密丰军走得是精兵路线,兵少而精,朕深以为然。诸位以为如何?”
      卢象升道,“陛下所言甚是,臣赞同,但微臣知道,杨易练兵钱粮耗费甚糜,若以其标准来练恐增加朝廷负担。”
      “卢总督多虑了”户部尚书黄仕俊捋须道,“密丰军几千人马,再糜又能糜多少?为了家国大计,我户部技术卖掉裤子也要筹集齐全。诸位将军大可放手施为”。
      刘宇亮笑了,“黄老儿这么大方了,我工部每次找你要钱粮你总是左推右推,现在我们工部的俸禄三个月没有发了,黄阁老是不是先拨点!”
      黄仕俊白了刘宇亮一眼,“事有轻重缓急,你刘宇亮吃得白白胖胖的,难不成还要吃掉将士们的口粮。”把刘宇亮噎住了。
      陈新甲道,“若仿密丰军编练士卒,至少再练三支,每支四千悍卒,再挑选良将……臣以为杨老将军可算一个。”
      杨国柱拱手道,“巡抚抬爱了,我等行伍之人不求衣锦还乡,但求为国尽忠、马革裹尸。”杨国柱确实有心以密丰军为模板打造自己的军队。
      杨国柱的话让崇祯心里暖呼呼的,崇祯盘算一番,“朕再从勇卫营中挑选部分精卒组建一支,加上密丰军一共五支足以震慑东虏”
      众人议论的热火朝天,首辅温体仁却老神在在。
      崇祯咨询温体仁的意见,“首辅以为如何?”
      温体仁道,“练军容易,钱粮难找。我们应该看看杨易的密丰军到底耗费多少,再来定如何练兵”作为首辅,他虽不知道杨易到底花费多少,但他知道比他们所有人想象的要高,高很多。
      对哦,要看看成本。崇祯对站在边上的骆养性道,“汝可知道?”
      骆养性自然知道,也是刚知道没多久,本想密奏陛下,谁知陛下现在就要知道。刚才他们议论时,骆养性不发言是不想在大家热情高涨的时候泼冷水。
      骆养性想了想,道,“锦衣卫一直对密丰秘密监察,昨日收到一个消息,是关于密丰军的耗费问题,还没来得及核实,不敢贸然胡说。”太过骇人听闻了,先给诸位打好预防针。密丰军的军费花销很多农场高管和军官都知道的,想要探知不难。
      崇祯不悦道,“说来听听”
      骆养性掏出一份单子,“……从四月密丰筹备出征到鞑子退出长城,密丰军耗费九十八万两。”数据一出,所有人瞬间石化。
      户部尚书黄仕俊头晕目眩,差点栽倒,自己刚才胸脯拍得当当响,勒紧裤腰带也要满足军队。这下可好,把户部卖了也养不起一支密丰军。
      崇祯好不了哪儿去,手在微微颤抖,朝廷百万大军跟密丰军比起来是狗么?
      ……
      杨易耗费百万银子养兵的消息震惊朝野,文臣们目瞪口呆,武将们心里尤其不是滋味,人比人气死个人。言官们大怒,追究是朝廷为何如此优待密丰军,谁拨的钱粮,查来查去发现是杨易自掏腰包,也就索然无味了。
      密丰军土豪军的绰号由此而来。
      但这个消息也给农场带来好处,那就是间接印证了农场的安全性,密丰房产价格再次升温……

第321章土豪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