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3章墩堡发威[2/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操守?”哨骑军官有些不可思议,继而道,“叫你们操守出来!”
      得到讯息的杨易策马而来,“你是哪部分的,找我作甚?”
      哨骑军官打量一番杨易,拿出令箭,“总督大人有令,命尔等速往通州待命,路上不可擅起挑衅。”
      杨易不解道,“擅起挑衅?什么意思?看着鞑子绕道走?”
      哨骑军官干咳一声,“鞑子已经向北方汇聚,不日即将出关,若再起干戈,鞑子势必报复,恐更多城池遭殃。”
      “荒唐!”杨易气急而笑,“为了让鞑子早日出关,就任由他们抢够杀够?”
      哨骑军官低下了头。
      杨易也懒得再说,命令部下,“走,回密丰。”
      那名军官急了,“总督大人有令,去通州待命,尔等敢违抗军令?”
      杨易问道,“总督是谁?”
      军官道,“高起潜高公公”
      杨易摆手道,“告诉高太监,将士们归乡心切,不去通州”
      ……
      八月份,深入保定府、河间府的清军逐步北移,因为俘获的人口和物资太多了,需要转移到关外。
      地处京畿最北端的密丰逐渐进入清军的视线,额驸扬古利攻破怀柔,离密丰仅一步之遥。随着京畿北部的城池被清军攻克,大批难民蜂拥而入密丰,为防止昌平事件重演,农场加强了对难民的甄别。同时选择青壮男子参与防御工事的修建。
      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在清军入关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密丰算是京畿中难得的平静之地,然而清军终究来了。
      一支打着正黄旗旗帜的清军衔尾追杀北逃的难民们来到了白河西岸,他们看到河岸边耸立着十几座高约三丈的墩堡,又看到墩堡群之后有一座桥,桥的那一头是一座繁华的集镇。
      领头的是一位年轻的清军将领,他是努尔哈赤的孙子、褚英的第三子尼勘,受封固山贝子。
      副将询问道,“请贝子示下,是等额驸到来还是……”
      尼勘轻蔑道,“不就是几座墩堡嘛,我们绕过去攻城,汉人懦弱,他们是不敢出来的。”
      “喳!”副将随即命令道,“绕过墩堡,直接杀进城去!”
      清军短暂停滞后,开始加速,他们选择墩堡间的中间位置往桥上冲。在大明边境一带,墩堡是很常见的,是边境军民防御和生活的常见形态。清军对大明的墩堡并不陌生,在他们眼里,墩堡就是汉人藏身的地方,如同城池一样,汉人只能龟缩在里面,只要不主动进攻墩堡,墩堡也不会成为他们的威胁。
      果然,三个牛录的清军在墩堡中间穿梭而过,其前锋刚踏过白河桥时,忽然枪炮声大作,清军倒下一片。白河桥农场镇一侧,大批躲在掩体里的农场军士卒用火铳火炮横扫冲在最前面的清军,火力之猛烈,没有一个清军能冲破火力线。明军阵地上黑烟滚滚,火光泛滥。
      每一个墩堡如同一个火力点,墩堡里的农场军士卒用火铳火炮还击,什么虎蹲炮、弗朗机炮的火力不够强,直接用抛石机抛射炸药包投向清军,清军仿佛陷入了火药阵中,被炸得头晕目眩。
      骄傲的尼勘被炸药的冲击波从马上摔下来,而他的副将已经被炸得粉身碎骨了。
      “撤退!”尼勘大声喊道,骑上护卫的战马加速逃离。
      撤退到十里之外,尼勘清点人数,有一半的人没有回来。前后不足一炷香时间,甚至连对方的士兵都没有看到,就损失近两个牛录的士兵,尼勘头一次感到惶恐。

第293章墩堡发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