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6章能走狗屎运的没几个![2/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眼闭只眼。朝廷则颗粒无收。”
      一项政策,搞着搞着就变了味,无影无踪。崇祯很无语。前些年,裁撤驿站,本就想省点银子,结果驿站裁撤了,刚开始还省了几万两银子,可是没多久反而开支更大了,崇祯自己也不清楚这么多的银子花哪里去了。这还是小事,后来听说裁撤的驿卒子从贼了,那个驿卒叫李自成,还是二把手,声势越闹越大。自己还要花上百万银子去剿贼,崇祯气的吐血。自己这帮手下都是什么玩意,尽出馊主意,还总能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把朝廷决策玩出无数个花样。
      众人都知道崇祯心情不好,顿时沉默。大臣们忽悠皇上的事谁也没有少干。
      还是杨易站了出来,“启禀陛下,我大明地大物博,各地情况不一,朝廷政令难免有失偏颇,若顾及各地情况也不合实际。微臣认为,朝廷一举一动事关无数百姓,一旦政令有误,难免怨声载道。所以微臣建议,政令合适与否,朝廷可以择一地一时试行,根据试行优劣再行定策。”
      “此策甚好!”卢象升拍手道,“如按此策可预先知道政令优劣,就算失策,也局限于一地,不会造成大的动荡,利于国之稳定。”
      崇祯眼睛一亮,“可行!当年裁撤驿站,如果先行试行,又何至于稀里糊涂!杨爱卿此计甚好!”然后转身对温体仁道,“内阁可商议一番,拟个条陈出来,分歧重大政令可以参照此策试行,观后效再做施行!”
      温体仁恭敬道,“臣领旨。”
      崇祯笑着对杨易,“杨爱卿贤才呀,言谈间就出一良策,朕盼你多为朝廷分忧。不过此策乃长远之策,不解近渴。你看洪总督、卢总理在前线剿寇,缺饷少粮,朝廷国库又空虚,杨爱卿,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寻个尽快补充国库的办法!”
      绕来绕去,又绕回来了。杨易抓耳挠腮道,“最快的办法就是抓几个大户,抄家。”
      刘宗周怒道,“国有国法,岂能随意抓人。”
      杨易又道,“卖官鬻爵”。
      刘宗周拍案而起,“佞臣,岂能如此教唆君王!”
      众人色变,杨易这办法确实适合敛财,而且见效快,关键是不能这么做,最起码不能明着做。崇祯脸色也不好看,如果能这么做,他早就做了。
      “启禀皇上,敛财方式很多,但朝廷贵为天下正统,如刘大人所说,不能随意而行。”杨易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朝廷税赋日渐减少,必然有着各方面原因,要解决也非朝夕之功。当寻本溯源,逐次解决,微臣相信,只要缓过眼下的艰难,大明必能中兴。”
      无数大臣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一个少年百户去解决,有点想当然了。崇祯洒然一笑,“杨爱卿言之有理,欲速则不达,需从长计议。是朕心急了!”
      ……
      离开皇宫时,杨易舒口气,差点就被皇帝老儿给敲诈一番,皇帝的宴会不是那么好吃的。
      “杨百户!”有人拍着杨易的肩头。
      “卢总理”杨易见到是卢象升,非常高兴,“当年在双山镇,多亏大人!杨某感激不尽!”
      卢象升嘴角逸出一丝笑意,“有能耐的人自然能逢凶化吉,不会因为别人的诬陷而改变。卢某今日相信,命运之神奇,曾经或许不在意的人物将来可能一飞冲天。你能从一介难民转变成与天子对话的人物,足令卢某感慨!”
      “总理大人见笑了,小子不过走了点狗屎运而已!如今还是个百户,不值一提!”杨易谦虚。
      “每个人都会踩到狗屎,但能走狗屎运的没几个!”卢象升说完,两人哈哈大笑。
      “请总理大人喝一杯,可否?”
      “行军路上,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今儿个就不客气了,肉可要管饱!”
      ……

第236章能走狗屎运的没几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