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纳闷,我这不是走的好好的吗,没有顺拐啊,怎么哨总老说我走错了呢,二憨自信的甩甩胳膊。哨总说我紧张,放不开。我紧张吗?现在十几个小屁孩围着我,我也没觉得紧张啊。不行,回军营了,我要和哨总再好好聊聊。
吃饭时,二憨娘问道,"在军营吃得饱吗?"
二憨的爹磕磕烟杆里的烟灰,插嘴道,"你这婆娘说啥话呢,东家能亏待了他?瞧他这一身的膘,吃不饱能长这样?"
"爹说得对,"二憨憨笑,"早上鸡蛋油条,馒头包子,随便吃。中午红烧肉,晚上猪蹄排骨,嘿嘿,俺可没白当兵,吃得比谁都多。"
二憨爹瞪着眼睛,"你可不能光吃不干活,东家那么好,你要争气,要知恩图报。"
"爹说得对,东家叫咱干啥就干啥,谁惹我们东家,俺就跟谁拼命。"
"这就对了。"二憨爹是直肠子,也见过些大风大浪。"谁对我们好,我们就跟谁。"
……
作为军中头号“儒将”,英姿勃发的杜新茗回去的一路上,吸引不少“怀春少女”的目光。本来就长得眉清目秀,经过训练,又上过战场,浑身充满阳刚之气,对少女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杜新茗延庆人,父亲是个秀才,有些酸腐之气。杜秀才醉心功名,可是科举多次,始终无法中举。又不善经营,把祖上的一点家业败光了。于是进京城投奔亲戚,结果亲戚也家道中落,无奈之下就到农场谋生。
到了农场,杜秀才不能吃苦,不愿意干活,自然就没有多少收入。于是杜新茗就去报名农场护卫,同成魁一样,参加出征草原,立了军功,又升为哨总,也算走上了正途。
杜秀才一心想让杜新茗科举中第,所以从小教其读书。杨易非常重赏读书人,所以也有意提拔于他。
杜新茗回到家里,其母亲拉着儿子问长问短的,倒是杜秀才唉声叹气,“儿啊,爹知道你现在是哨总了,可是朝廷不认啊,就是杨百户的私兵而已!”
杜新茗倒没那么沮丧,“爹,百户大人年轻,迟早还会高升的,儿子跟着错不了!”
“难啦!”杜秀才还是高兴不起来,“当个武官有什么出息,正途还是要走科举。”
杜新茗娘埋怨道,“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你少说几句不行么!……儿啊,娘知道你要回来,给你准备了好多吃食。”
……
有开心的,也有不开心的。
邬猎,邬倩两兄妹都在当兵,两人的俸禄足够撑起这个家了,也有条件给爹治病。有了好药材,邬老爹的病情也好了些。
邬猎回到家里,帮着打点家务。
邬猎老爹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明显感受到儿子已经不再是以前那副瘦弱的样子,老泪纵横,"长大了,结实了!"
"军营里伙食非常好,训练虽然辛苦,也很锻炼人。"邬猎扶着老爹。
"给百户大人当兵,算是你的造化。"邬老爹回忆着,"边关的大明士兵那个穷啊,一个个瘦的跟猴子似的,饷银少的可怜,还时常拖欠着。爹走过那么多卫所,只有百户大人的兵越来越壮!……福气啊……你可不能给咱们邬家丢人。"
"爹,你放心,大人对俺们好,俺尽力当兵,不给俺家丢人,也不给大人抹黑。"邬猎很感激杨易,是他给了他们一家人好的生活,救了他爹。
"孩子他爹,别光顾着说话,儿子还没吃饭呢"邬猎的娘也是满脸欢喜,边说边把饭菜端上来。
邬猎坐的笔直,仿佛不会折弯。
"坐那么直干嘛,怪累的,自家人吃饭还拘束?"邬猎娘心疼道。
"大人说了,当兵的人就要有当兵的样子,站如松,坐如弓,行如风。在军营是士兵,在外面也要体现出军人的风范!在军营里,吃饭一直这样,习惯了"邬猎自我嘲笑一番。
邬猎老爹则欣喜的点点头,"大人说得对,站如松,坐如弓,行如风,这才是男子汉的味道。孩子他娘,儿子这样堂堂正正不是更好!"
其实邬猎娘看见儿子的变化,心里也是满心欢喜,连连点头,"嗯,嗯,嗯"
“妹妹还没回来么?”邬猎四处打望,没看见邬倩的影子。
邬猎娘道,“兴许他们没有放假吧!”
“放了的,我看见别的女兵都回去了呀!”邬猎有些担心妹妹,“我去找找。”
第145章 假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