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8章大采购[2/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也看到了,都是供应商到我们这里来谈买卖,这么多人,我们也不可能一一了解。要是收了定金跑了,我们上哪儿找去?”
      “我铁锅刘在南城猪市口开铺子十多年了,也算小有名气,做买卖讲信用,掌柜的可以去打听打听。”
      项爻摆摆手,“我们没有人手也没有精力去一个个了解,但是每个来我们这里的商家都可以看到我们东家的实力。你也可以去密丰看看我们的农场。我们东家还有官身,会严格按照契约执行。”
      铁锅刘有点犹豫,五千口铁锅啊,既舍不得放弃,又担心自己把本钱押进去了,到时对方故意找茬压价,那就骑虎难下了。
      项爻继续道,“做买卖一回生二回熟,有些担心可以理解。这样,我们只签一千口铁锅。别的我们另外让人接。”
      铁锅刘一咬牙,“不,我全接了。”
      接着双方又谈妥了细节,签字画押……
      所有商家都经历了铁锅刘一样的谈判历程,有的选择放弃,有的选择观望,也有胆大的选择相信。
      杨易看着一项项协议签订下来,非常满意,价格比市面上便宜不少。而且不用预先付款,减缓了资金压力。当然,有少数卖方市场的货,也得必须先付款才能买。
      农场北边有座山丘,叫北山,能俯瞰整个农场。
      此刻杨易带领着一群衣着华丽的人俯瞰壮丽的农场景色,他们是程维霖带来的徽商商贾,个个家资不菲。他们得知杨易大量采购,想来考察一番,也寻求商机。得知程维霖同杨易有商业往来,就让其带着来到密丰。
      登上山顶,脚下的土地深深的震撼着他们。往北看去,一座水坝将河流拦截,形成一座回水长达三十里的水库。往西、往南看去,广阔无垠的平原被井字形的河渠划开,大片已经注水的田地反射着耀眼的阳光。再往南,两河交汇处一座城镇正在拔地而起。对于杨易的大手笔,他们不得不说两个字“服气。”
      杨易介绍道,“我们已经在河里放养鱼苗,用网箱养殖,浅水区种植莲藕等经济作物……目前开荒十五万亩,水田十万亩,旱地五万亩……”
      “密丰原本水土肥沃,只可惜鞑子入寇,变成废墟”程维霖担心道,“杨兄弟,不是为兄泼冷水。这密丰百般好,就是离边关太近,万一鞑子入寇,恐怕所有心血付之一炬。”
      其实杨易最大的担心也是后金入侵,他记得历史上后金多次进入京畿劫掠。可是没有办法,圣命难违。当然这不能对他们讲。杨易故作轻松道,“去年鞑子已经侵犯宣大一带,需要休整。加之他们要整合蒙古部落,几年内是不会再来了。有这几年时间,密丰农场一定能发展起来,足够训练一支强军,而且皇上还会派边军守卫。我还会修筑城墙,堡垒,严密保护农场!”
      虽然众位商贾对于官军能否抵抗住鞑子不抱太大希望,但是想着几年之内这里是安全的,就少了顾虑。
      众人下山,边走边聊。徽商们对农场有了直观感觉,也对同杨易的合作充满了希冀。来到建设中的农场镇,水泥又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杨易简短讲解了水泥的功效后道,“水泥材料比比之三合土更好用,成本更低。只是目前农场需求量大,无法外销。待春耕后,将扩大水泥产量,供应京畿。”
      休宁木材商人吴守礼赞道,“砖石房屋贵在三合土,杨老板的水泥必能行销天下。如果杨兄售卖,吴某定来讨要一二。”
      “好说,好说!”
      ……
      膳食之后,杨易同他们进行了商业意向谈判。都是能做主的大老板,干脆利索。确定了大体项目的合作意向,就将具体细节的磋商让手下去做。
      傍晚时分,几项商业大合同签了下来。杨易将几宗大采购给了他们。同时获得了二十万两银子的借贷。
      众人皆大欢喜,杨易当晚设宴招待。
      有了贷款,杨易底气十足,继续增加不少项目建设。

第88章大采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