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世的2元店,店里销售的除却一些生活必需品,还有纺织厂生产的背心、鞋袜、衣服等物品。
      。。。。。。
      除却煤矿的开采外,黄贺还借着医护人员招聘之际,成立了纺织厂、制衣厂。
      这一次黄贺没有按部就班,而是从现代采购了一批老式缝纫机,就是那种老式的脚踩缝纫机。
      这种缝纫机由机头、机座、传动和附件四个部分组成,这种老式缝纫机操作简单、易学,黄贺给这些招聘来的女工看了三天的缝纫机教学视频,就教会了他们使用缝纫机的方法。
      缝纫机的出现,导致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虞姬来找黄贺,"老爷,丝线用完了,现在缝纫机厂的女工都在等米下锅呐。"
      因为原材料棉花、蚕丝的稀缺,黄贺不得不从现代社会大量运输棉线卷轴过来。
      虽然原材料的价格不高,一吨棉线也就是2万块钱左右,但是耐不住纺织厂的女工工作热情高涨,尤其是黄贺引进了计件的工作方法,一些女工甚至起早贪黑,加班加点的工作。
      每天纺织厂的晚上,都是灯火通明。
      一些女工自带干粮、油灯,就是为了多干一会。
      谁让黄贺的工资开的不低,相比较种地来说,在纺织厂工作一个月,抵得上在地里刨食一年。
      黄贺点点头道:"是时候种植棉花了。"
      秦朝时期,人们所穿衣服,多数是用麻(从各种麻类植物中取得纤维),包括苎麻、青麻、黄麻、亚麻等。
      有钱人家则穿丝绸、织锦做成的布料。
      而棉花要到唐朝的时候,才会开始种植,棉花的大规模种植要从宋末元初,黄道婆推广功不可没。
      黄贺从现代购买了一批棉花种子,免费发放给泗水府的百姓。
      同时黄贺自己也组织了一批秦军俘虏,专门开辟了一片荒地,种植棉花。
      正所谓上行下效,凡事有黄贺的官府带头,底下的民众才会跟着做。
      种植棉花的事情,在泗水府推行的很顺利。
      这要得益于黄贺前期纺织厂的开办,让泗水府的老百姓,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他根据泗水府的地理特点,引进了现代的优良水稻,当然这些工作要等到来年才能看到成果。
      "泗水府地理位置优越,地广人稀,平原多、山川少,比起关中更加适合做粮仓,而且泗水府的煤炭资源丰富,可以源源不断的给骊山输送煤炭等能源。"
      "既然泗水府这么好,那为什么不把发展的中心搬到这里,让泗水府成为大本营?"
      黄贺摇摇头,眺望北方。
      "匈奴虎视眈眈,如果把中心移到这里,军士、百姓就会失去警惕之心,不出三代,士气瓦解、军备废弛,就像是一个没有武装力量的大财主,空有财富,却没有保护财富的刀枪,岂不任人宰割?"
      黄贺想起日后吕雉所受的屈辱,乃至大汉所受的屈辱,心中的火气就蹭蹭往上冒。
      蛮夷之辈,也敢觊觎我华夏国土,我黄贺穿越一次,不扬我华夏军威,岂不是白来一趟?

297 种棉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