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心公园看完老虎,划过船出来,大家就找了有名的老字号,下馆子。
黄豆炖猪蹄是大厨最拿手的菜之一。
大人们心疼孩子,孩子们心疼福妞,好吃的全进了福妞的肚。
她吃撑了,瘫在哥哥们的怀里,拍拍小肚皮。
邱水英骂完了杨向红,转头看着她可爱,伸出大手给她揉揉:
“摩挲摩挲肚儿,开小铺儿,又卖油来又卖醋儿。”
反复念叨了几句,福妞的肚肚就舒服多了,她把脑袋埋进邱水英怀里扭扭:
“奶奶是神仙么,会治肚肚胀的痛哦?”
邱水英被她逗得前仰后合,越发的怜爱。
大伙儿饱餐一顿,满足地回了胡同,左邻右舍都围上来问长问短,热闹的仿佛又过个年。
“玉莲和福妞上报纸了,大伙儿快来!”
转过天,中午烧饭的时候,吴保山直接骑着邮车进的院儿,手里还拿着一沓报纸。
街坊们拿着锅碗瓢盆就围上来了:“我看看,在哪儿呢?”
“哟,还是咱《京和日报》的头版,这大照片,真喜庆。”
“福妞胸前还挂着大红花呢,笑得真甜。”
“来来来,福妞来了,给孩子一张报纸。”
在屋里拼积木的福妞,一下从床上跳下来,哒哒哒往院儿里跑:“照片,我来啦。”
奶声奶气的小甜嗓,逗得大伙儿都笑。
“慢点跑,你吴叔叔买了十几张报纸呢,都有都有。”
福妞也不知道被谁抱起来,手里展开报纸,一眼就看到了巨幅大照片:
“嘻嘻,这是我,这是妈妈,妈妈好看,我也好看。”
邻居们也说:“可不是嘛,玉莲脸上的疤神奇地痊愈了,人还年轻了。”
“就是,跟小姑娘似的,模样大概跟明顺谈对象那会吧,35也不见老。”
吴保山给每家都发了份报纸:“这是咱石榴街的大事,服务站一会给咱院儿挂大红花。”
正说着呢,外头来人了。
领头的还是前天撵人的大妈,进院儿跟进自己家似的那么高兴:
“来,请进,这就是福妞,咱今天的小模特。”
她又对大伙儿说:“这几位是糕干厂负责宣传的同志,还有人民照相馆的师傅。”
“他们是来给福妞拍包装贴画,贴在筒上发往全国,咱福妞以后也是名人了。”
哗。
刚平静下来的8号院又热闹开了。
午饭还没吃,隔壁街上爱看热闹的都跑来扒墙头看,石榴胡同出的第一个小模特:
“那就是福妞,这家人收养的小姑娘?”
“可不嘛,咱两条街加起来也从没出过这么水灵的姑娘。”
“以后就是小名人,小英雄了。”
院子里外围满了人,大伙儿也没心思吃饭了,全看福妞拍照片。
“来,咱们摆最后一个姿势,三,二,一,完成得非常好。”
这边照相师傅收了工,那边就有人向着福妞涌了过来。
“福妞,我看了你的事迹,跟你握个手,回家教育我家小子。”
“我也要握手,回家鞭策不成器的姑娘。”
人群一窝蜂地挤了过来。
街坊们和服务站大妈喊哑了嗓子也维持不住秩序,最后彻底放弃了:
“干啥呀,这是我们胡同的姑娘,凭啥你们都来握手,我们也要握,福妞啊——”
被挤得爬上窗台的福妞:“……”
第75章 小模特福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