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路闭。”
二楼的食客看着一名叫花子模样的老头拿着快板在人群中,饭桌间唱起了民谣,一个个都听的乐开了花。
单东平见那叫花子,手拿快板,时而伴着鬼脸,虽也听的乐呵,但一句也没懂,就问师傅:“大师傅那人唱的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一句也没听懂。”
杨震天伴随着民谣声抽出金扇放在手心中敲打了几下,对单东平细心的解释道:“靖康初年,金国屡屡举兵南下,宋军常吃败仗,每当此时,皇帝便纷纷下诏,征求应变之策,做出广开言路的开放姿态。而一旦金兵稍退,皇帝便又莺歌燕舞,纸醉金迷,听不进任何意见了。城门闭喻战事紧,城门开喻战事缓。”
单东平似乎听明白了,对着杨震天点点头说道:“这皇帝可真无能。”
正在说话之际,叫花子为了让自己的表演更加出彩,也为了多讨得赏钱,便引用了岳飞的《满江红》的最后一段做了结尾:“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叫花子也确实挺有本事,一时间店内的食客连连叫起了好。
碎银两落了个满地,叫花子一边弓腰捡银两,一边抬头对食客作揖称谢。
“再来一段,再来一段”众人起哄道。
就在这时只见从一楼突然窜向二楼三名身穿铠甲的金国卫兵。“给我他抓起来。”带头的人指着叫花子朝后面的两个卫兵命令道,后面的两名卫兵窜上去就要抓那叫花子,叫花子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只顾着抱紧脑袋,身子一个劲的往桌儿底下钻。
一卫兵,借着酒劲,掀翻叫花子藏身的桌子,拔出佩刀就要朝那叫花子砍去,就在这时,突然有一酒杯从中划过,说时迟那时快,猛的一击,正巧打在那名手拿佩刀卫兵的手腕上,疼的那卫兵只顾得搓手,刀都撇到了一旁,其他的两名卫兵见情况不对,四处在店中寻找扔酒杯的人。
“别找了,姑奶奶在这呢。”话音刚落,众人齐刷刷的朝说话处看去。
说话的不是旁人,正是刚刚与单东平等人分开不久的那个10来岁的小丫头。
三个卫兵这时都拿出了佩刀,朝小丫头走去。
小丫头一看三个壮汉走来,不慌不忙的喝了口茶,一脚踢翻了吃饭的桌子,桌子在空中转了七八圈,狠狠的砸向了那三名卫兵。三名卫兵有一人来不及躲闪,从二楼直溜溜的滚到了一楼楼梯口。剩下两名卫兵看的出这小丫头有些功夫,自然也谨慎了许多,两个人,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就把小丫头给围了起来,小丫头眼看没了办法,拿起手中的筷子就砸向一名卫兵的脑袋,砸上去以后,卫兵先是愣了愣神,随后又看向另外一名卫兵互相笑道:“不疼,我不疼,哈哈......”这下两人可算逮住了机会,伸出爪子就要抓那小丫头,刹那间不知从哪里突然飞出来一对茶杯恰巧打在了两名士兵的腿上。小丫头一看有了机会。在地上连打了两个滚,到了楼梯口处便起了身,转脸还不忘回头朝那两个卫兵做个鬼脸,小丫头跑到了一楼楼梯口,恰巧又碰到那名被自己用桌子撞翻的卫兵,临了也没忘再给这名卫兵补上一脚,疼的那卫兵躺在地上嗷嗷直喊娘。小姑娘见这客栈被自己闹的人仰马翻,转眼间便又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再说二楼,两名卫兵见小丫头跑了,最后扔茶杯的人也找不见,生怕万一找见又遇到高人。想到这气急败坏的两个人互相搀扶着,再拖上一楼的卫兵,连滚带爬灰溜溜的逃走了。
单东平,李铁全,四娘子,冲刘二祖抿嘴一笑表示茶杯打的够准,刘二祖正要冲几人显摆,杨震天说道:“快些吃,今晚就在这家客栈休息,明天我们一早赶路。”
第六章:巧遇小丫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