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用全年的。
      “妹子,我再换点别的。”
      “鲁姐你慢慢挑。”宋景林的名头都快被她使烂了。
      她也得抻悠点,不能给鲁燕淘腾太多。
      揣着三十块钱出了鲁燕家。
      柳青青对鲁燕还是比较放心的,从一开始打算卖给她票券,就从多方面考察过。
      接触这许久,知道她不是那种有红眼病的人。
      既然自己不是混黑市的料,总得找点出路。
      手头上没钱总是不稳妥,万一有什么机会,连个启动资金都没有。
      郭秀华最近和她处得好(自觉)。每天也不再是闷头织毛衣了(开始做鞋子了),边忙活手里的活,嘴里也不闲着。
      东家长西家短,就算柳青青听的一头雾水,老谁家的小谁她完全没对上号。
      也不耽误她扯闲话。
      这样的日子果然比之前更快,就说要找点事干,否则度日如年一样。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一九七一年的新年。
      “革命化春节”导致春节不放假。
      这搁到别的单位,可能还有活干,忙忙活活的就过去了。
      他们废品站有啥?
      谁过年逛废品站玩?
      虽说不让讲封建迷信,一年到头家家还是要图个吉利的。
      这段日子不会有人往外扔任何东西,包括垃圾。
      老话讲过年这几天丢东西,就会把“福气和财气”丢掉。
      他们废品站出了正月能有人来,都算这家过得够穷。
      郭秀华从年三十前几天,几乎是来露个面就走人的。
      后面的分拣员倒是按点来,这就能看出来男人和女人在家里的分工。
      男的只需要把班上好,吃饭点提前回去就行。
      女人一样上班,回家大事小情该干的一样不落。
      所以很多家庭女方一旦忙不过来,那家里的活一概是孩子的。
      郭秀华偶尔会说几句羡慕别人家生姑娘的话。
      按大部分人的想法,家里的女孩,是可以当劳力使唤的。
      对男孩则没有那么多要求。
      柳青青实在不明白她每次提起这个话题里,嘴里又酸,又得意的复杂心情。
      过年不休息,柳青青也就省了回桃山村过年。
      自己这段时间吃的好,也不太想去咽那麦麸皮做的窝窝,兴许过年能吃顿好的。
      不过依然不符合她的胃口。
      早再前几天,她把过年发的福利——一兜橘子,一兜糖块。
      柳青青分成了两份,让赶牛车的宋爷爷给捎回去,这就算是年礼了。
      橘子和后世的砂糖橘可不是一个概念,她掰了一个吃,酸的她牙都倒了,尾味还有点犯苦。
      糖块是供销社的瑕疵品,都是挤碎、压碎的,没一个完整的橘子瓣形状,满兜大约五两,还是以碎末居多。
      多少就是这么个意思,反正当时在场的村民都很羡慕,夸柳青青孝顺。

第24章 新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