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千山快步入了房内,问道。
唐钧起身作揖道:“统领大人快些坐,晋王被那萧半梦缉拿了,供词已经出来了,明日便是要问斩了,届时还需统领大人亲手帮助啊。”
萧千山闻言,脸色大惊,拔出腰间的刀便是要往外去:“这狗日的死太监,当真是活腻歪了,老子现在就去砍了他。”
唐钧见状干嘛上前劝阻。
“统领大人万万不可如此莽撞,如此非但救不出晋王,反倒是会害了你自己,本相有一计,还请统领大人过来些。”
萧千山收了刀,缓步到了唐均面前坐了下来。“唐大人有何计谋,晋王待我不抱,只要是用的上的,我萧千山定万死不辞。”
唐钧点了点头,说道:“明日刑场在西城,届时你带着人在柳烟巷处埋伏,那里人多,且地势复杂,我已安排了船只在那城河之中,届时你就带着晋王上船就是。”
萧千山点了点头:“如此也行,那我便去带人布置了。”
夜间,一匹快马入了城,直奔皇宫所在而去。
“启禀太后,有人求见。”
此时苏思柔正细细参阅着那本刚呈上不久的供词,一想着那叶知诚明日便会被除,心中便是无比欣喜。
“何人啊?”
“那人自称襄王之子。”
听闻此名号,苏思柔将那供词收了起来,嘟嚷道:“这么晚了,他来此处是作何?”
“让他进来吧。”
随后江听白缓步入殿,见了苏思柔便是跪地叩首道:“臣江听白参见太后。”
“嗯,起身吧。”
“谢,太后。”
苏思柔上下打量了一番江听白,见着其疲倦摸样,想必也是连日赶路所至。
“江大人,如此着急着进宫所谓何事啊?”
江听白从腰间取出了一封书信,双手托举,言道:“此信乃是那晋王托付于臣的。”
苏思柔取过书信,参阅了一番,脸上原本的笑意便是凝固了起来:“此信上乃是谢谋逆的言语,你这般来,不怕吾将你也拿了?”
江听白叩首道:“臣惶恐,臣虽于晋王交好,但国家兴亡与私情还是能够分清,此般上书,便是以表忠心,臣不怕死,但怕那晋王死后会有人以其名号生起事端。”
说罢,江听白便是再次取出了东江一州之地的总兵符。
“此便是晋王亲手交予我的兵符,此时便将交予于太后,以示诚心。”
见着兵符,苏思柔自然是喜笑颜开,接了过去道:“不愧是襄王之子,我江家好儿郎,当真是赤胆忠心。”
江听白点头继续道:“臣还有一事通禀,臣刚才入城时特意在四门巡视了一番,发现南门有一批人鬼鬼祟祟,臣怀疑有诈,还请太后允许我亲自带兵,缉拿叛匪。”
苏思柔,点了点头,道:“如此,便允你三百兵士,于城南布防吧,若是真擒其党羽,你便算是头功,吾重重有赏。”
“谢,太后。”
江听白出了皇宫,看着天南的方向,叹了口气。
翌日,晋王问斩西场口的事情便是传便了全城,半城之人皆是纷纷涌上了街头,为了防止生变,一路之上,便是侍卫开道,一路延绵几十里。
叶知诚的功绩早已是在安城之内传开,不少百姓为之求情,城内是一片哀嚎。
苏思柔见着此般情景,心中郁闷,也是松了口气,如此深得民心,若是再拖延些时日,后果便是想都不敢想。
囚车队伍经过烟柳巷子,此处最为狭窄,两侧又都是房屋,姜千山头戴斗笠,装作鱼贩,便是缓步随行。
见着叶知诚囚车来,便是大吼一声,杀了出去,此一声犹如炸雷惊响,就连那些马匹都被吓得一阵慌乱,四处乱窜。
姜千山提着两把劈材用的大斧头便是冲了出去,有侍卫来挡,便是一斧子抡死一个,大斧所过之处,便是横尸。
姜千山犹如蛮牛一般,向前劈砍而去,那些士兵见状,皆是只敢围,不敢上前去。
姜千山到了叶知诚身前,便是两斧头劈开了囚车,锁链,随后将叶知诚背在背上,抢了一匹快马,便是望着河边奔去。
同时两侧又是杀出几十号人,阻拦了其道路,算是将叶知诚送上了船。
到了船上,姜千山便是换上了一身悠闲的常服,将斧头丢入了河中,又自己灌了两壶酒,随后便是使唤船小二往水门外去了。
到了水门处时,水门却是紧闭,萧千山出现在了城墙之上。
“今日此处不便通行,萧统领还是下船来吧,交出晋王,可让你的罪轻些。”
第124章 问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