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但可惜的是,平日里似有万千谋策的阁老们也如入定一般,呆呆的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首辅刘宇亮本来就没有什么本事,对于行军打仗更是不通。
      因此他虽有心推荐,但也害怕推错了人,自己受到牵连。
      别忘记自己最注重的就是名声,这首辅名声多大,多响亮。
      自己才上位不久,可不因为此事错失了这宝座。
      所以自己不能推荐人,老实呆着最好。
      次辅薛国官更是无利不起早的主。在他看来国家大事虽重,但和自家的钱财相比,就使小儿科了。
      这率兵救援昌州自己不是没有人选。但是这救援主将,可是实权人物。
      虽然有些危险,但富贵险中求,这职位还是值些钱的…
      所以还是等人来送礼以后再推荐吧,反正不急于一时。
      其余几个阁老见首辅、次辅都不推荐人,哪还敢再提,当即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朱由检急了,他猛的拍了一下御坐。
      这是朕的祖宗长眠之福地,你们枉食君碌。
      好,既然你们都不说,朕就指派了…
      杨嗣昌冷笑,一切都在自己的算计之中,现在这个时机该己方阵营发言了。
      “陛下,有军可调!”一个御史出班道,这御史正是杨嗣昌的门生。
      朱由检大喜连忙问:“谁可担此大任!”
      那御史不慌不忙道:“禀陛下,卢督师可!”
      崇祯皇帝朱由检闻声泄了气,你还不如不说。卢象升南下保定阻击清军,又怎么能够调往北方?
      此策不可行!
      “陛下,臣认为此策可以!”杨嗣昌适时的站了出来。
      “陛下,卢督师麾下皆是精兵强将,战力彪悍。”
      “自建奴入关以来,卢督师与之交战十数场,胜多负少。”
      “前几日仅凭两万人马,又取得了庆都大捷,并且还有余力营救孙阁老。”
      “所以,老臣认为既然卢督师麾下军士能打能杀。”
      “何不调一部分兵力到北方配合陈新甲防守宣大,护卫皇陵呢!”
      崇祯揉了揉脑袋,默默的点头认可。
      这卢卿麾下确实是虎狼之师,再分一部分出来...问题应该也不大。
      毕竟祖宗陵墓一刻也耽误不得,除了他也没人能为朕分忧了。
      “好,令兵部速议。”崇祯思索了片刻,便下了决定。
      正当百官们以为大事已定,昌州无忧时,大同巡抚又传来建奴兵锋已至大同镇的告急奏书。
      崇祯大惊,这建奴好像一共才五万人马。就这么点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纵横千余里的。
      怎么感觉大明北方全是清军了...
      “杨卿,传令陈新甲即刻带兵前往大同阻挡清军西进的步伐。”
      “陛下,老臣认为不妥。”
      “哦?”
      “陛下,陈督师手下兵马多为卫所兵,他们守城都比较困难,更别说行军去大同了。”
      “老臣认为,别无他法,还是只能调动卢督师麾下兵马。”
      百官队伍里,一四十余岁的翰林院编修越听越怒。
      这杨嗣昌哪是再御敌,这分明是在排除异己。
      误国,误民!
      就算要分兵,高总监手下可有三万精锐大军。
      就算是调,也应该从他开始!
      “陛下,杨阁老所言臣...”
      “臣反对!!!!!”

第119章 臣反对[2/2页]